2025-02-26 07:03:59 | 七七网
比喻渲染了国家危在旦夕的情怀:国脉微如缕。抒发作者任人举行的议论: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表达了自己的 人生观 ,认为世间并不是没有英雄好汉,只是统治者未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扩展资料
老子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 《道德经》 或《德道经》,和 《易经》 《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 郭店楚简《老子》 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七七网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3.《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4.《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
5.《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6.《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 若甚怜焉 ,而卒以祸 ”,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
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
8.文章最后一句“ 传其事以为官戒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9.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
10.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1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1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在种树的“易土”与“培土”方面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在: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如下:第一部分文言文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劝学》、《荀子》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赤壁赋》、《苏轼项脊轩志》、《归有光》。第二部分诗词曲静女。《诗经·邶风》无衣,《诗经·秦风》离骚(节选),《屈原涉江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归去来兮辞》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4、陶渊明
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2023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2023如下:1、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为60篇,包括文言文20篇(必修教材10篇,选择性必修教材10篇),诗词曲40首。2、初中必背50篇(多数学生初中阶段背诵过)。3、高中必背14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
24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24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如下:1、论语、劝学、屈原列传、谏太宗十思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赤壁赋、项脊轩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报任安书、过秦论(上)。2、季氏将伐、大学、中庸、孟子、逍遥游、谏逐客书、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上枢密韩太尉书。3、礼运、陈情表、归去来兮辞、种树郭壹驼传、五代史令官传序、石钟山记、登
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内容1.《论语》十二章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
2024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2024新高考必背篇目静女、无衣、离骚、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拟行路难、春江花月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燕歌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锦瑟等。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离骚》(屈原).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
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2023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2023如下:1、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为60篇,包括文言文20篇(必修教材10篇,选择性必修教材10篇),诗词曲40首。2、初中必背50篇(多数学生初中阶段背诵过)。3、高中必背14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出炉)真正的高考胜利者,并非是指那些成绩拔尖的状元,而是在高三这一年里成长起来的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3-03-30 00:40:10
2023-05-22 09:28:41
2024-07-01 14:26:34
2023-06-28 05:38:40
2024-03-16 22:18:39
2024-02-19 23: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