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2:08:18 | 七七网
校长是49项发明的拥有者雷·库兹韦尔,老师中有谷歌的创始人、第一个测试人类基因组的科学家等技术大咖等等,课程由各学科诺贝尔奖得主亲自设计,这样的大学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它也确实以每年2%的极低录取率,秒甩斯坦福、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迄今为止,只有1名中国人被荣幸录取。它就是奇点大学。
思考的都是人类命运
一座略显陈旧的小楼,在高楼大厦林立的美国硅谷地带,毫不起眼,如果你不仔细打量,很难对这座普通的白色小楼发生兴趣。
但就是在这里,硅谷的精英们在筹划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学变革——利用10周的时间,培养出学生们的指数意识,再用指数科技,影响地球上的十亿人口。
不需要入学考试,也没有烦人的论文,但在入学的第一天,新来的学生,就肩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他们在学校后勤人员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会领到一张表格,表格是按人类当今最棘手的几大问题分类:能源问题、污染问题、人类健康问题等。
“同学们,你们这学期的任务是挑选一个人类的重大挑战,比如说缺乏干净的饮用水,然后提出一个能影响十亿人生活的积极想法。”在2010年奇点大学开学的第一天,校长演讲词刚刚通过全息影像技术传递。克雷格·文特尔,第一个测试人类基因组的科学家,坐在一旁;两个腰部以下瘫痪的人,正在演讲台上使用机器外骨骼行走。
在随后的午餐时间,一个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小组,很快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将讨论如何喂饱世界70亿人口的方案。
“关于人造肉呢?”一个略微发胖的人建议到。“现在我们可以做的是牛排,”一个医生模样的人回答道,“但它会花费您2万美元。”桌子对面的一个漂亮的拉丁裔男子冲着两人,笑了一下。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些神叨叨人的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那就错了。那个略微发胖的人拥有自己公司,医生模样的人名叫罗伯特·哈里,已经创立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专门从事开拓性干细胞治疗。漂亮的拉丁裔男子是墨西哥第二首富,2012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37位,名叫里卡多·萨利纳斯·普里戈。
而在这个教室里的50个人中,一半的人实际上做的事情已对10亿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是TCP/IP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者之一 ,现在是谷歌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顾问。还有埃隆·马斯克,投资创立了世界上第一辆能在3秒内从0加速到60英里的电动跑车的公司,2015年12月22日9时29分,SpaceX成功发射猎鹰9号(Falcon 9)火箭,发射10分钟后完美回收一级火箭,创造了历史,而他是SpaceX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
2045年的预言
这些世界最聪明的头脑聚集在这里,是为了做一件大事,用最新的科技,迎接奇点时代的到来。
“奇点”,在物理学里是指“黑洞里一个点”,在这个点,一切物理定律都失效。但在奇点大学的指导精神里,“奇点”是指AI超越人类智能的时刻。人类也将可以与计算机融合,把自己的思想卸载到一个电脑上,实现永生,产生一种新的人类物种——奇点人。而这个时间并不遥远,奇点大学的校长预测2045年,奇点时代就会来临。
此前,雷·库兹韦尔校长在20世纪80年代曾成功预言苏联会解体,互联网会击败最好的人类棋手,电子阅读器、在线教育等数十款软件会上线。在1999年,他为十年之后世界做出的108项预测,89项是正确的,另有13项是“基本正确”。
如今,奇点这一概念赢得了美国硅谷最富有和最聪明人的青睐。NASA将自己的研究中心提供给奇点大学作校园空间,在奇点大学建校之初,谷歌公司捐赠了25万美元,公司的早期创始人每人捐赠了10万美元,微软、思科、英特尔等6家硅谷公司都纷纷投钱给学校。在奇点大学官网上,滚动播放的是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的名言:“如果我是一名学生,这就是我想要的。“
在奇点大学,教师和演讲者都是各领域顶级的专家,登上奇点大学讲台的人包括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合成了首个人造细胞的克雷格·文特尔、登月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老师们包括来自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和其他知名大学的研究人员,谷歌、思科、德勤、考夫曼基金会、诺基亚等著名企业的高管也会参与讲座。
不一样的大学
正是因为着眼于未来,奇点大学没有普通大学的基础课程,课程也没有经过美国官方的授权,所以奇点大学并不会授予学位和学历,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但这个教育机构招收门槛比哈佛大学还高,他们只招收最聪明的学生,每年以2%的比例,远高于最难入的学校——斯坦福大学(5%),而且一期课程的学费高达2.5万美元。
尽管条件如此苛刻,奇点大学每年80个学生的名额,还是会收到世界各地约4000人踊跃报名。2010年,奇点大学一共招收了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80个学生,6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公司,其他的都是从伦理学到AI的学界精英。比如大卫·达尔林普尔被招录进来时,正在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攻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
毫不夸张地说,大卫是个天才。在他18个月大时,他的家庭医生注意到他已经能记住所有美国50个州的州府,所以建议他在家里学习。他爸爸教他程序,妈妈教授了伦理智慧,以及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他也从电脑上自学到许多东西。大卫在14岁时成为MIT最年轻的本科生,19岁的他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位。
像大卫这样的人,在奇点大学里随处可见。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好莱坞科幻片里的英雄情节,对于他们而言,学位和学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地方,让自己的智慧能真正造福人类。
世界最聪明人的盛会
为了创造世界一流的教学环境,展现最新的科技成果,每年开学仪式上,都会别出心裁。比如2012年的开学仪式上,校长化身为机器人,一个方形上部、圆形底部的机器人,在嘉宾里来回滚动,跟嘉宾交谈,而校长坐在几米开外的电脑前,指挥操作。
学生也能时时感受到最前沿的科技。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创新实验室”,这里提供最前沿的技术,从3D石膏粉彩色打印到无人航空飞机,再到虚拟现实眼镜、体验太空失重等等,所有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为获得风向信息和航天物流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时,教师们甚至会带着 10 个学生乘坐飞艇在附近海域转悠一上午。
更重要的是,当学生们想好可实行的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案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知名企业的投资,获得项目落地的机会。比如,一位来自2012级的学生从一家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那里拿到了5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来开发他的无人机项目,该无人机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的难以抵达地区空投救援物资。一家由2010级的几个学生创办的“太空制造”公司,开发了一款可以让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自行建造他们自己的工具和零部件的3D打印机。该公司不仅从美国宇航局获得了12.5万美金的资助,还获准将打印机通过SpaceX的CRS-4火箭送至国际空间站。
如今,成立于2008年的奇点大学,其学生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他们已经成立了超过49个公司。不管奇点大学信奉的奇点时代是否会在2045年来临,这个学校的学生已经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正在用技术改变世界。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016年第6期杂志、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我们大科技的微信号:hdkj1997
讯 “它,是来颠覆哈佛的!”、“录取时不看SAT或ACT等标准化测试成绩”、“给每个学生发一台苹果电脑,上课是“在线式”的,四年本科学制分布在全球七大城市。”看到这些大家应该都会十分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校如此与众不同呢?近期,一场上海科学会堂开展美国名校录取分享会,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圈正搅起不小波澜“密涅瓦”一下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一场美国名校录取分享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开讲。台下听讲的家长无一不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像台上的几个青涩学生一样——拿到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常春藤盟校的本科提前录取通知书。
这时,露西同学上台了。“大家好,我要分享的大学名叫密涅瓦。”
密涅瓦?这是什么学校?就是这个学校,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圈正搅起不小的波澜。它刚刚开办一学期,已引发外界的无限好奇。 因为,关于它最最简略和霸气的一条说明是:它,是来颠覆哈佛的!
西海岸“民办大学”集群现身
中外高等教育圈的生态从没像这些年这么丰富。近年来,各种形式的高水平新型大学在我国先后问世;而在国外,刚过去的2014年,最吸引眼球的非密涅瓦莫属。2014年9月首度招生,它收到全球88个国家的学生的近2000份申请信,最终录取、并确认入学的33名学生来自全球14个国家,低至2.5%的录取率,创下美国历史上本科学校录取率的最低纪录。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为何这么火?录取时不看SAT或ACT等标准化测试成绩,整个大学没有校园,仅在旧金山市中心的一座大楼里设有宿舍、厨房,给每个学生发一台苹果电脑,上课是“在线式”的,四年本科学制分布在全球七大城市,包括印度孟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香港、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等。密涅瓦似乎在任何地方都要故意“做得不一样”。
而它的创校管理团队更令人刮目相看:美国联邦前财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是学校的顾问长,参议员鲍勃·克里担任大学执行主席,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斯蒂夫·克罗斯负责这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师资构建。
这批美国高等教育圈、产业界的大佬,要“捣鼓”一所新大学的举动,已足以引发科技界、学术界和媒体的关注。有意思的是,密涅瓦并非孤军作战。 在美国横空出生的“民办”新型大学里,还有“奇点”大学,一所由谷歌公司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产业家合办的新大学;“英雄学院”(Draper University),由硅谷重量级投资人创办,号称要打造属于硅谷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不一而足。
常春藤正在批量培养“僵尸”? 七七网
“该校首轮融资获得2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是硅谷历史上最大一笔教育类投资。”英国智库《经济学人》在报道“密涅瓦现象”时直接提出现今“高等教育界存在泡沫”,即高昂学费与学生贷款,毕业后却没有因此让学生获得顶尖高校在广告中所承诺的体面生活。
就在2014年7月,耶鲁大学前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美国《新共和》杂志上撰文“别送你的孩子上常青藤:美国的顶尖学府把你的孩子变成‘僵尸’”,引起轰动。紧接着,美国《大西洋月刊》于8月发表19页深度报道,以密涅瓦为案例,集中反思高等教育的问题,“美国高等教育的悖论就是,它让世人艳羡,同时却又饱受诟病。”在作者伍德看来,以常春藤为代表的一群顶尖名校里风行的“一位教授面对一群学生进行授课”的讲座式授课早已落伍。
“在密涅瓦,我最想介绍的是在线平台,每节课少于19个人,这是一种高强度的互动,老师和学生登录这个平台上课。课上不讲授学科知识,讲授的是思维方式。为此,你得花大量课余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点,去寻找你要的资源。”露西说的这个平台名叫“主动学习平台”,由硅谷的一群科研人员专为密涅瓦而设计。这也是该校引以为傲的一种颠覆性学习模式。
有学者在谈及密涅瓦时,提醒记者注意它的课程体系变革——通识教育被列为四大基石课程,每一门课全然看不出某个单一学科的痕迹。比如“复杂系统分析”,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密涅瓦社会科学学系主任戴安·海澎主讲,这门课指导学生在不同体系之间建立联系,比如法律与医保系统,以提出创造性策略解决问题。
丢下一颗名为“启示”的种子
随着开学过半,密涅瓦大学的很多新做法被一一呈现于镁光灯下,有人索性称此为“密涅瓦现象”。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侯杰泰在一次采访中说,密涅瓦的建立和推行,“刺激我们重新思考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对密涅瓦的创校者来说,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劳伦斯·萨默斯曾兴奋地评价密涅瓦:“我太知道它们(高等教育)需要改革、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革,密涅瓦现在做的,就是美国高等教育亟需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之前作为哈佛校长时,甚至连1%的改变也做不到。”
目前,不论是密涅瓦,还是“奇点”大学、“英雄学院”、苹果大学,很难预测它们是否一定能成功。但至少,它们已经丢下一棵“启示”的种子,按下了美国高等教育改变的启动键。
——文汇报
及时为大家提供最新留学资讯,大家按 Ctrl+D 收藏本站即可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留学动态!
上海国际学校众多,但是有一类国际学校不招收中国内地公民,主要招收对象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员(含港澳台)的随行子女(外籍)。可实施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主要由外国人开办,完全采用外国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在上海仅招收外籍学生的国际学校有21所,下面随中国国际教育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据参考学校官网)
1、上海美国学校
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一所国际学校,1912年由美国领事馆创立,1949年中断,1980年复校。上海美国学校有浦东和浦西两个校区。学校的4000多名学生分别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
2、上海长宁国际学校
上海长宁国际学校(SCIS),1996年成立于上海,位于虹桥路1161号,是为在上海工作的外籍人士的孩子们学习所设。是经教育部核准的高级国际学校,是东亚地区国际教育协会的会员,连续6年被WASC授予优秀奖。
3、上海协和国际学校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是一所为在沪外籍人士子女提供幼儿-高中阶段美式课程教育的国际学校。
4、上海德国学校
上海德国学校成立于1995年,目前有两个校区:位于青浦区的欧洲校园和浦东校区,注册学生人数约950名。上海德国学校提供按照德国本土教学大纲设定的课程及多种毕业文凭,所有文凭均得到德国政府的承认。
5、上海英国学校
上海英国学校是2002年9月经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以招收驻沪外籍人士子女的全日制英式教育学校,设置有幼儿园到高中,年龄由2至18岁。现有学生2200多名,外籍教师200多名,中方员工200多名。
6、上海德威国际学校
上海德威是第一个加入德威国际学校大家庭的。如今,德威学校的网络已经拓展至五个国家的八个城市,拥有7200多名学生。
7、上海法国学校
上海法国学校提供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阶段的所有教育课程,学校提供三种教程选择:普通法国教育大纲,汉语国际专科,英法双语班。1995年起创办,上海法国学校现有自幼儿园到高三的学生1000多人。职员人数:190人。
8、上海日本人学校
上海日本人学校办学宗旨: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以及上海市近郊,具有日本国籍人员的子女为主要对象,虹桥校区建筑面积8727平方米。虹桥校区设小学1年级-小学6年级现有小学生1340名,日本政府派遣的日籍小学教师61名。
9、上海韩国学校
2006年7月搬到闵行华漕镇的新建学校,新建学校的占地面积为2689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581平方米。期中小学部26个班级;中学部9个班级;高中部11个班级,学校有1070名学生,114名老师和15名行政职员。
10、上海李文斯顿美国学校
上海李文斯顿美国学校只接受持外国护照人士及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申请。如父或母一方持外国护照或绿卡或属港澳台居民,其持中国护照的子女亦可申请。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指导思想完全遵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之规定。由这里毕业的学生的学籍及成绩均可得到美国各大、中、小学校的认可并可直接申请入学。
11、上海虹桥国际学校
上海虹桥国际学校创始于1997年。学生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学生年龄为18个月到小学五年级,人数为350多名。
文章来源于中国国际教育网,关注“中国国际教育网”官方网站(),获取更多留学和国际学校资讯。
以上就是七七网整理的怎么看待一个本二的学生毕业以后去国际学校教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七七网。怎么看待目前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保姆阿姨工作?怎么看待目前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保姆阿姨工作?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保姆阿姨工作,我觉得是很有前途的。1、辅导孩子大学生保姆的文化素质高,自然在教育辅导方面是有优势的,大多数的大学生保姆都从事的工作都与早教、作业辅导等有关。2、家政专业靠谱大学生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指导家庭生活,同时具备传授家庭生活知识的教育能力。3、文化水平大学生
哪些二本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最好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已成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最紧缺人才,缺口高达30、40万,工作1-3年后平均年薪可超10万,优秀的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年薪甚至可达20万。并有更多国外就业机会!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职业人才证书比起其他证书都更具有法律效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大量的对外汉语行业的热衷者,大学生,中青年在职者都学习并报考该证书。本人是二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想考
如何看待大学生毕业做月嫂?我认为大学毕业生选择做月嫂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虽然地位不是很高也很辛苦,但做自己的事情能够挣到较高的薪水也是值得的。高学历毕业去做月嫂,和之前大学生送外卖一样,或多或少都有些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起点与落点的差距、脑力与体力的分离,似乎成为这一内心芥蒂的来源。受传统的印象影响,人们往往认为做保姆、月嫂等家政服务似乎不比其它职业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
日语学习去哪个学校?以后想去日本留学,现在去哪里学好?日本大学的优势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日本素以教育立国闻名于世,其高等教育体系为日本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对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在日本,历史悠久的世界知名学府比比皆是。比如,世界排名第19名的东京大学,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多学院、多学科的传统大学。东京大学强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中人才
如何看待大学生去做保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学生选择做保安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相反,这是一种职业选择,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保安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他们为社会提供了安全保障,保护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而大学生作为保安人员,不仅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也可以通过这一职业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去做保安的原因。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
泰国国际学校排名泰国国际学校排名如下:1.曼谷大学;2.斯巴顿大学;3.博仁大学;4.斯坦佛国际大学;5.兰实大学;6.格乐大学;7.基督教大学;8.曼谷吞武里大学;9.西北大学;10.博乐大学。曼谷帕塔纳学校是泰国TOP1国际学校,是泰国历史最悠久、最大的英式国际学校,建校于1957年,占地50英亩。学生约2
如何看待中国农业大学这个学校?作为一个普通一本的孩子,当然要和211、985的同学多联系啦,不能上双一流,听听总归是好的( ̄▼ ̄)。这不,我的一个中国农大的朋友来给我介绍她的学校了~其实不用介绍我就知道中国农大啊,985高校啊,能不好吗?只不过经过她的介绍,我知道了它到底好在哪里。个人感受其实,刚听到这个“中国农业大学”的名字的时候,我在想,这毕业了是不是要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专业介绍(语文方向和数学方向)师范类文理兼招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宽厚,教育教学技能突出,能完全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
2023-06-29 11:23:49
2023-04-04 16:48:05
2023-04-28 04:51:32
2023-04-18 12:31:46
2023-10-11 16:39:34
2023-09-21 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