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如何填报大学专业?

2024-01-26 06:52:54 | 七七网

今天七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如何填报大学专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填报大学专业?

如何填报大学专业?

填报大学专业是考生申请大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有很大影响。如何正确填报大学专业,是每位考生和家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填报大学专业前,考生需要先了解各个专业的方向和内容。可以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宣讲会、招生简章、学科介绍等形式获取信息,也可以向已就读该专业的学长学姐请教。了解专业内容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长处进行提前规划。

填报专业不应只是为了迎合家长或社会期望,更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如果对某一专业毫无兴趣,即使最终被录取,可能也难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长期可能产生心理疲劳或失落感。同样,如果没有基础,或者自己并不擅长,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一路跌跌撞撞,难以取得好成绩,并可能最终无法得到理想的职业发展。

我们毕竟是在选择专业,而不是只在追求兴趣爱好。虽然我们不应总是把眼光放在长远的未来,但也不能仅仅考虑自己当下的兴趣和性格。对于人生规划较清晰的考生,可以提前了解所报专业的未来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从大方向上确保自己的职业方向。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要追求所谓的“火热专业”,只有真正喜欢才能学得下去,才能终有所成。

填报大学专业,不能是一时冲动,需要仔细权衡,做好全面准备。可以适当参加各种相关的活动、课程,增加了解和体验。还可以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们多交流,寻求建议和意见。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复习各科目的知识,为入学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填报大学专业,是考生人生中重要的一步。认真思考、规划、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作为考生,我们应该多听取各方面意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何填报大学专业?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搞清楚5个问题,让你简单高效报考大学和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应该搞清楚各省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和数量并不同、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列出想去的城市并找出大学、专业关系到就业、用高考分数排名来选大学和专业这五个问题。具体如下:

1、各省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和数量并不同。

全国高考时间一致,可各省高考模式不同,如安徽、河南、江西、四川等地是传统的文理分科,如湖南、湖北、重庆等地是新高考“3+1+2”模式,因此高考模式不同,那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也有所差异。而想要填报好高考志愿,首先要清楚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2、清楚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考志愿报考时间有一定时间限制。一定要清楚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避免错过时间而遗憾,因为每年都会有考生或家长马虎,错过了本科批志愿填报时间,又不想读专科院校而选择复读,令人惋惜。

3、列出你想去的城市并找出大学。

高考志愿报考,一是选大学,二是选专业,其实选择大学也是选择城市,那想去哪座城市读大学呢?心里要有点数。把城市的大学列出来,去了解大学的属性(公办或民办)、综合实力、王牌专业、招生分数等,这样可以更好填报大学志愿。

4、专业关系到就业,请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

高考报考选大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选专业,毕竟“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毕竟专业关系到就业和发展。当然,选择专业要考虑个人兴趣、高考分数、家庭资源、城市经济等因素,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5、用高考分数排名来选大学和专业。

高考志愿报考,常用高考分数排名来选择大学和专业。比如考生高考成绩排名2万名,那可以找招生分数排名3万名至2万名的大学,可以找招生分数排名4万名至2万的大学,当然,也可以继续扩大范围,再根据大学位置、招生专业等去找合适的大学。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认真辨识网站域名和内容。

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网站,域名后缀一般为“.edu.cn”,其他后缀都是假的。

2、正确选择和填报高校志愿。

看官网的招生指南和官方通报的信息,了解本省的赵策和规则、院校和专业,自主合理填报志愿。不轻信其他人内部信息等。

3、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录取信息。

一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省教育考试院APP客户端查询本人录取结果;二是通过县(市、区)高考咨询服务站查询本人录取结果;三是通过招生院校网站查询。

4、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考生、家长要增强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考生号、登陆密码、个人志愿、录取结果、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不能透露给其他人,而且也不能由他人代为填报高考志愿,以防报考信息、联络方式等泄露,被其他人盗用和非法操控等。

如何填报大学专业?

2020年高考专业选择指南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1、理清工科和理科的区别

理科属于研究性,办公地点多数在室内,一般去向是研究所,但是对于学历要求也较高。而工科是实际多于理论,大部分去向是企事业单位。

2、挑学校首选双一流、985、211大学

能拥有这些头衔的大学都是重点大学,科研经费多,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在全世界承认学历。另外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也是重点选择目标。

3、选专业要选学校的王牌专业

当选定了院校后,选专业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积累及能力、潜力,着重考虑该校的王牌专业。既然是王牌,国家便会相应地加大扶持力度,这些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很强,学习氛围好。而且,从侧面也能反映出此类专业的发展空间及就业前景。

4、了解专业所学的具体方向,以免误报

很多人通常会误解某些专业的学习方向,误入门槛后才追悔莫及。比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编导专业,其实是一个大类的分法,确切应理解为“编导类”专业。它可细分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等,而某些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则又可细分为好几个方向。如果考生在填报时不多加注意,便很容易入错门。

即便现在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但专业的方向仍会偏文偏理。

文科类专业主要分布

从整体上来看,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大约有230种专业招文科生。

哲学门类包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4个专业,哲学一般都认为是纯文科专业,但也有个别院校招收理科生。

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四大类,17种专业。经济类中文理兼收的专业比较多,具体如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

法学门类包括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等六大类,共32个专业。法学近年来报考比较火爆,而其中,法学、社会学、公安学类中有很多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教育学包括教育类、体育两大类共16种专业。其中也有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

文学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户,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三大类,共76种专业。大家熟知的汉语言文学、小语种、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学等专业都属于这一门类。

历史学包括一个大类,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等6个专业。

管理学门类下设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等9个大类,46种专业。同时也是文理兼收的招生大户。文理兼收的专业主要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艺术学门类包括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类等5大类,共33个专业。艺术类大多数专业都在艺术类专业目录中查找。但也有部分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会在普通批次招生,如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等。

理科类专业主要分布

理科生可选的范围就大得多。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的12个学科中,理、工、农、医这四个门类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

文科专业中,除了文学、历史等专业外,绝大部分专业也都可以文理兼招。教育部颁布的《新版专业目录》中有506种专业,其中理、工、农、医四大门类就有276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一半以上。

1、理科生报考比较集中的四大门类

理学中基本都是纯理科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学类、大气学类等12个大类,36种专业。

工学共有31个大类,169种专业,是所有学科中包含专业最多的门类,也是理科生的招生大户。像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土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专业性强、就业好的专业都属于该门类。

农学门类下设植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等7个大类,27种专业。农学专业基本都招理科生,只有少数如园林园艺等专业,个别院校会有文科计划。近两年,在国家大环境的作用下,农学又有回暖的趋势,很多农学类的专业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医学共包含11个大类,44种专业。医学门类中的很多专业向来都是竞争激烈、分数要求高的,像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麻醉学等专业更是考生们报考的热门。

2、受理科生青睐的经管类专业

除了理、工、农、医这四个主要学科外,经济学、管理学中很多专业更是对理科生青睐有加,有很多只招收理科生或文理兼收的专业,都是理科生选择的重点。

如经济学中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投资、保险等;管理学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物流工程等。

法学、社会学、公安学类有很多学校都会投放一些计划招收理科生。另外,一些教育学、体育类等专业也会在理科中招生。

文理兼招的专业

经济学门类中的所有专业,主要有10个:经济学、统计经济学、财政学、税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

管理学门类中的所有专业,主要有共12个: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行政管理海关管理物流管理标准化工程电子商务

文学门类中新闻传播学类中的3个专业: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及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商务英语等语言类专业。

理学门类中的4个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工学门类中的4个专业: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

农学门类中的园林专业。 七七网

以上就是七七网整理的如何填报大学专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七七网。
与“如何填报大学专业?”相关推荐
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填几个大学和专业 如何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填几个大学和专业 如何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填几个大学和专业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们开始关注填报高考志愿的有关事宜。但是大部分考生和家长都是新手,不知道怎么填报高考,也不知道在填报高考志愿是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为此,七七网小编针对这些问题讲有关的信息整理如下,仅供参考。高考志愿设置情况,具体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是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即每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

2023-04-01 11:43:37
该如何填报志愿 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填几个大学和专业
该如何填报志愿 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填几个大学和专业

二本三本录取批次合并该如何填报志愿理科470分,得知高考成绩的河北考生黄韬文又将面临一次“考验”。继浙江、山东等地相继取消三本录取批次之后,今年又有河北、湖北、辽宁等地将二本、三本录取批次合并。多年来单独画线的独立学院与民办本科高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将一起执行统一的本科二批录取控制线。为什么要这么合并,考生如何填报志愿才能达到分数利益最大化?合并批次:各类院校“同台竞技”早前因为没有计算机

2023-04-01 09:58:19
高考填志愿专业如何选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填志愿专业如何选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填志愿专业如何选有什么技巧征集志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明确学校对专业的要求和限制。征集志愿开始后,各个院校都会提交自己的征集志愿要求,录取规则也是根据要求而来。一般都是有高考分数、招生人数以及招生身份等要求。考生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要求。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的技巧1、看优势: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专业应该如何选择呢翻开每年各大学校的招生简章里,考生和家长可以看到,同一个专业很多院校都会有开设

2023-04-08 10:54:20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如何选择专业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填报志愿,点击填报志愿。在志愿表分为1A,1BA1,2A,2B,专职等,勾选自己报考学校类别。填报完毕后,要点击提交并安全退出,此次填报才被视为有效志愿表。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1、“专业+院校”形式这种填报方式可以让考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专业及院校,也能让考生更明确未来职业方向,避免了考生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比如考生想报考热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可以报考“信息与通信工程

2023-04-16 08:33:28
该如何填报志愿 如何填报
该如何填报志愿 如何填报

二本三本录取批次合并该如何填报志愿理科470分,得知高考成绩的河北考生黄韬文又将面临一次“考验”。继浙江、山东等地相继取消三本录取批次之后,今年又有河北、湖北、辽宁等地将二本、三本录取批次合并。多年来单独画线的独立学院与民办本科高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将一起执行统一的本科二批录取控制线。为什么要这么合并,考生如何填报志愿才能达到分数利益最大化?合并批次:各类院校“同台竞技”早前因为没有计算机

2023-03-17 15:08:45
专业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如何正确填报
专业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如何正确填报

专业平行志愿如何投档方法是什么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的整个过程为排序(本省排名)→检索(分档)→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的方法是什么注意不同高校的专业录取原则不同高校在专业录取时,有不同的专业录取原则,主要分以下几种:一是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即专业优

2023-04-09 07:49:15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如何大专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如何大专填报志愿

高考报名需要填甚么表高考报名都要填哪些需要你的个人信息,还有你的具体地址和一个可以拨通的手机号。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

2023-04-13 10:23:49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2023年高校软科排名2023年高校软科排名如下: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已经发布。软科排名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排名,它以专业、客观、透明的评价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2023年的排名继续提供了对中国大学全方位的评价,包括综合性大学排名和单科性大学排名。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继续领跑,位列前两位。这两所高校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有着极高的声

2024-01-12 21: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