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15:57:04 | 七七网
近年来,广大考生的主流报考趋向集中于热门专业,如医学专业、 计算机专业 等职业发展较好,工作稳定的优势专业。在新高考“3+1+2”模式中,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对选科组合难免有所疑问,学医必须学物 化生 吗?选物化生还是物化地?
一、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
一般来讲, 如果考生想学医,那物化生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 我们会从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严格要求等方面剖析,以供大家参考。
1、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报考条件
大多数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要求考生的首选科目为物理 ,例如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汕头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 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等,这些院校还有再选科目的要求,考生需要在 化学和生物两门科目中,选考其中一门 。
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报考条件更为严格 ,如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苏州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等,这些高校不仅要求考生将 物理作为首选科目 ,还要求考生的两门再选科目 必须为化学和生物。
由此看来,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科目都是各大院校医学专业十分看重的科目。物化生的选科组合涵盖范围比较广,考生基本上能报考大部分高校的医学专业。对成绩优异,想报考医学专业的学霸来讲,物化生确实是具备一定优势,好处较多的选科组合。
2、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及难点
据各省考试院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考科目要求(3+1+2模式)》显示,各院校专业类及专业数一共有30559个,而物化生组合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众多,据统计数据表明, 物化生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到了98.62%。
如果考生想报考医学专业,那选择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涵盖大部分院校的医学专业。但物化生组合的 学习难度比较大 ,这种选科组合对学生的 逻辑思维 及抽象理解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物化生选科组合的 竞争也比较激烈 ,众多学霸都会选择物化生作为选科组合。
当然考生想学医,首选肯定是物化生选科组合。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报考大多数高校的医学专业,在考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物化生组合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医选物化生还是物生地?
一般来讲,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选择物化生组合更好。
说实话,如果选科组合中没有 化学 ,那考生能报考的高校医学类专业就比较少。
高中化学与医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考生如果没有扎实坚固的高中化学基础,那学习各大高校的医学专业难免有些吃力。
因此,在物化生和物生地两套选科组合中,肯定是前者优势更为突出。根据目前的主流趋势来看,想学医的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物化生组合。
如果考生追求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自身成绩相当优异,在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自己也能做到力争上游,那物化生组合非常适合考生取得好成绩,报考高校比较好的医学专业。
物化生怎么赋分如下:
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等级赋分制只适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
扩展知识:
新高考实行后,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讲,最大的变化在于选考科目赋分规则的变化。
即考生所选考的科目(物化生政史地),最终计入高考的成绩不是卷面成绩,而是经过赋分转化后的成绩,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赋分的计算方法!当然了,高考成绩公布时,肯定不需要我们自己在单独计算,但是提前了解一下总是好的。
选考科目的赋分制计算方法需要依托三个数据:本省公布的赋分等级表、选考科目的卷面成绩、选考科目所有考生的成绩排名表。
我国现有两种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和“3+3”模式,本文将以“3+1+2”模式为例,分析“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这个问题。
在“3+1+2”新高考省份,两个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会直接以卷面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要赋分的科目仅有四个再选科目,分别是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
在赋分的时候,选科的人数越多,赋分会越合理,所以选生物是更有利于赋分的。不过,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不喜欢生物,生物的成绩也比政治差很多,物化政才是更好的选择。选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情况做选择。
天津高考时间2024年具体时间表如下:
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6月8日15:00至17:00外语(英语笔试15:00至16:40)。
6月9日8:30至9:30物理;11:00至12:00思想政治;15:00至16:00化学。
6月10日8:30至9:30历史;11:00至12:00生物学;15:00至16:00地理。
天津高考科目中的外语包含听力测试,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高考外语科目考试实行“一年两考”。
报考英语语种的考生,第一次笔试与两次听力考试于3月18日同场举行,第二次笔试于6月8日全国统一高考时举行。英语听力考试分值为20分,笔试分值为130分。高考英语科目成绩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考生的高考总分。
报考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语种的考生,第一次考试时间为1月8日,第二次考试于6月8日全国统一高考时举行。每次考试含一次听力和一次笔试。高考外语科目成绩取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考生的高考总分。
高考备考策略
1、找到学科复习存在的薄弱点 七七网
越是临近高考考试前,越要清醒笃定,"淘洗"的过程必不可少。比如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做专门的强化训练,查补缺漏:找到老师反复强调的关键点,譬如试卷分数比较重的阅读板块、作文板块,只要花零散时间记忆即可增分的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等。
2、制定复习计划和目标
高考考前复习阶段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做到一科,甚至二科功课考前不用复习。要认识到,到了实际高考的时候,你是没有时间去复习每一门功课的。坚持做到有一到两门课程每次考试前不复习,如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就会对这几门功课特别有信心。
以上就是七七网为大家带来的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选物化生还是物生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选物化政的优势和缺点优势分析1、专业覆盖率广“物化政”组合专业覆盖率达96.40%,仅次于“物化生”的96.80%,专业选择面广,可以选择的学科种类非常丰富,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基本不用发愁专业志愿受限的问题。而且从985、211院校在“3+1+2”新高考地区的专业覆盖率来看,物化政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接近物化生,不准备报考医学类的考生也可考虑物化政选科组合。2、有利于考
物理地理生物组合好吗?选全理还是物生地?众所周知,新高考中“物理”的难度相当高,但又非常重要,不仅是大量专业的“敲门砖”,而且也是大多学科的基础。目前,关于物理的选科搭配,除了传统的“物化生”以外,越来越多的新型组合正在涌现,“物地生”正是其中之一。那么,物理地理生物组合好吗?选全理还是物生地?一、物理地理生物组合好吗?“物理地理生物”的两大优势及劣势如下,可供参考:优势
物生政2024届福建可报专业物生政2024届福建可报专业如下:1、物理,理念与应用力学、海洋科学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类、工程力学、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2、生物,生物工程类、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森林资源类
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山东2024年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介绍如下:2024高考选科物化不是必须都得选。教育部发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物理+化学”组合权重大幅度提升,高一如何选科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难题。根据《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选科必选“物理+化学”组合的专业在理工类专业中所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在湖南本省招生专业选科要求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在湖南本省招生专业选科要求物理。新高考改革下设计的3+3新高考选科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2024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2024高考物理化学不是必须一起选。2024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2、2024年高考难不难3、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有哪些调整?物理化学是必选吗?2024年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2024年高考是否要求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取决于教育部的政策决定。近年来,高考政策逐渐趋向多元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科,而非强制性选择。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如果教育部继续实行这一
历史化学生物可以报考的专业什么专业好考历史、化学、生物可报考专业如下:历史可选专业主要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化学可选专业主要有化工与制药类、生物科学类、应用化学、医学技术类、林业工程类、地质学类、核工程类等;生物可选专业主要有生物工程类、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医学类、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等。历史化学生物报考哪些专业好就业医药类:药学、药物制剂、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2、2024广东高考选科要求3、2024年高考各大学对选科要求主要变化是?2024年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2024年高考是否要求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取决于教育部的政策决定。近年来,高考政策逐渐趋向多元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科,而非强制性选择。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如果教育部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学
2023-05-06 13:26:37
2023-05-06 00:36:34
2023-11-14 07:29:11
2023-06-12 13:14:56
2023-03-05 23:24:02
2023-06-27 03: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