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

2023-12-20 00:59:19 | 七七网

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七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高校最新排名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高校最新排名如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依旧是A+,土木工程学A。北京大学:北大经济学院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双A+。

南京大学: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文学院取得优异成绩。(注: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大中国语言文学为"A"。)

吉林大学:考古A+学科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荣获A+。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A华南师范大学:4个学科获评A,心理学保持A+,马克思主义理论从A-升级到A。

拓展资料: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学科评估被认为是当前评定中国高校学科实力最客观合理的榜单,在极大程度上象征着行业对高校的认可度,

直接影响研究经费、推免名额等与高校师生密切相关的资源分配,对于高考生、考/保研生择校择业提供了重要的意见参考。

第五轮学科评估自2020年11月启动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悉,第五轮学科评估已于2022年12月正式结束。部分官方媒体已陆续透露出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每四年一次的教育部学科评估是国家及教育部对中国所有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最综合、最权威的官方评价,是中国政府官方层面发布的唯一排行榜

,是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所有名校都极为重视的重量级评估,其结果对于高校长期发展、社会导向和民间排名机构的后续引用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排名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排名如下:

第五轮学科评估历史学排名依次为:北大,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排名

四川大学:增加三个A+学科,分别为中文、轻工技术与工程、护理等;获得9个A,分别为临床医学、数学、化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12个A-,分别为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A+;兵器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获得A;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得A-

天津大学:化工、仪器获得A+,6个A,12个A-

南开大学:数学、化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旅游管理获得A+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A+;软件工程冶金工程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为A,打破A+零蛋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名单2023,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排名(结果公示)

吉林大学:考古学A+,打破A+零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明显进步、中药学历史突破。

南京邮电大学:实现A类零的突破(关注其王牌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学学科获评A+。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获评A+、设计学、艺术学较大提升。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获评B+。

西安交通大学:五个一级学科获评A+(较上轮增加3个)。

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如下: 七七网

1、南京农业大学:4个A+学科为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

2、华中农业大学:3个A+学科为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

3、北京科技大学:2个A+学科为科学技术史、冶金工程。

4、江南大学:2个A+学科为轻工业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5、中国传媒大学:2个A+学科为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6、中国石油大学:2个A+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7、中国矿业大学:2个A+学科为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8、北京林业大学:2个A+学科为风景园林学、林学

9、中国地质大学:2个A+学科为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0、北京中医药大学:2个A+学科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拓展:

1、汉语言文学专业A+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2、汉语言文学专业A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

3、汉语言文学专业A-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

4、汉语言文学专业B+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暨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东陕西师范大学

以上就是七七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相关推荐
全国a类学科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a类学科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a类学科大学排名全国a类学科大学排名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浙江大学39个a类学科。A+学科11个,A学科11个,A减学科17个,总共有39个A类学科在全国大学中排名第一,A类录取在浙江大学中有一定的名额限制所以被录取到A类的学生可以说是相对优秀的申请者。他们往往具备卓越的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科竞赛成绩、广泛的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2、清华大学37个a类

2023-11-13 06:38:35
语言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
语言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

语言大学排名全国全国语言大学排名如下:1、第一梯队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2、第二梯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3、第三梯队浙江外国语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西

2023-04-28 02:50:56
中国大学各专业评价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各专业评价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09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校名入选根据校名入选根据清华大学研究1型、工学第1名、管理学第1名、医学第2名北京大学研究1型、理学第1名、医学第1名、哲学第1名、经济学第1名、文学第1名、历史学第1名、法学第2名浙江大学研究1型、工学第2名、管理学第3名南京大学研究1型、理学第2名、文学第3名北京师范大学研

2023-09-23 07:08:30
大学a类专业数量排名 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数量排名
大学a类专业数量排名 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数量排名

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数量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为前三,A类学科数量都在40个以上,参评学科的A类率也是极高的。1、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各所高校都在努力的提升教学实力,以此来增加竞争力,从而吸收更多优质生源。各所高校的发展也取得了令所有人瞩目的成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了很多,以往大学生都是“香饽饽”一样的存在,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像是路边的“大白菜”。2

2023-09-12 14:27:42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福建艺术类院校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福建艺术类院校排名)

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全国大学a+类学科排名如下:1、南京农业大学:4个A+学科为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2、华中农业大学:3个A+学科为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3、北京科技大学:2个A+学科为科学技术史、冶金工程。4、江南大学:2个A+学科为轻工业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5、中国传媒大学:2个A+学科为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2023-10-30 13:29:27
全国的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a+专业排名
全国的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a+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a+专业排名中国大学a+专业排名如下:1、北京邮电大学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CDIO工程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2、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

2023-08-31 21:43:00
中国历史专业评价大学排名 中国史专业大学排名
中国历史专业评价大学排名 中国史专业大学排名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如下:1、北京大学,学科等级A++。2、南开大学,学科等级A++。3、复旦大学,学科等级A++。4、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等级A++。5、南京大学,学科等级A++。6、武汉大学,学科等级A++。7、四川大学,学科等级A+。8、中国人民大学,学科等级A+。9、华东师范大学,学科等级A+。10、华中师范大学,学科等级A+

2023-12-04 15:35:41
全国大学专业等级评价排名 大学各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专业等级评价排名 大学各专业排名?

大学各专业排名?大学各专业排名通常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大学的各个专业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以此表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大学各专业的排名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学校教学资源、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力量等情况,这些因素是判断大学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2.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包括学科领域研究水平、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等。3.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未来发展前

2023-10-03 2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