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3-10-19 18:15:44 | 七七网

今天七七网小编整理了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年大约报的物理类有27万左右历史类有23万左右。
根据安徽2021年文史类考生有25。1万人。据统计,2021年高考报名考生51。3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其中,文史类考生25。1万人,理工类考生26。2万人。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已录取考生88468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303人,故实际参加高考的考生42万人。
考生们的报名人数增加后,要在省市内的考生中崭露头角,拿到心仪院校的入场券,就得PK掉比之前更多的考生才行,要不这一机会就可能不属于自己了,要落在其他考生的身上了,各位考生要想提高考取心仪院校的可能,就需要更努力的备考。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高考人数

预计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353万人 2021年全国的高考人数为1078万。

资料扩展:

2024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将达1257万人,与学龄人数之比为7%,扣除社会考生和复读生占比,粗略估计高等教育普及率为73%。

根据历年高考的报考和录取占比数据来看,自2000年到2021年期间,报考人数超过1000万的年份主要包括2007至2009年和2019至2021年。而从趋势来看,高考的报考人数将持续增加。2022年高考的报名人数/高中阶段入学人数为82.8%,相比2021年的79.8%有所增加。

高中阶段毕业生参加高考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全国高考的参考人数为1078万,而录取人数为1001.32万人,总录取率达到了92.89%。如果假设2024年高考的总录取率不变,那么全国高考录取人数将达到1257万人,与学龄人数之比为7%。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做好今年高考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切实压实各地各部门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守牢考试安全底线。

严格规范考试管理。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考务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考务工作人员管理、试卷印制、试卷运送与保管、考试实施、安全保密等工作规范要求,保障考试招生公平、安全、科学、规范。

严厉打击考试舞弊。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作弊专项行动,将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指导各地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严格入场安检规范,强化考场监考巡考,严厉打击利用手机等通信设备作弊行为。

统筹做好考试防疫。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深入总结以往经验做法,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考试防疫要求。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5年高考人数大概有多少人

2025年高考人数大概1430万人。

1、分析

2019年全国高中招生人数为839.49万人,比上年增加46.79万人,增长5.90%,对应的2022年高考人数为1193万人,实际溢出高考人数为353万人,这一部分考生实际上以复读生为主。 七七网

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共计876.44万人,比上年增加36.95万人,增长4.4%,对应的2023年实际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实际溢出高考人数为415万人。

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904.95万人,比上年增加28.51万人,增长3.25%,预计2024年高考人数将超过1350万人,在今年1291万人基础上再增加约60万人。

最新公布的年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普通高中招生为947.54万人,比上年增加42.59万人,增长4.71%,测算3年后高考人数将再增加约80万人,达到1430万人以上。

从近年来的数据看,2021年高考人数为1078万,2022年为1193万,2023年为1291万,到2025年将增至1430万人,短短4年内增幅超过30%。

2、原因

中考录取普职比的扩大,以及复读生的持续增加。

高考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时间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来复习和准备高考。在考试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以确保能够充分复习和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这样可以避免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导致考试成绩下降。

在考试前,可以通过调整睡眠时间,保证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考试成绩。

3、注意饮食考生需要注意饮食,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在考试前,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一些清淡的食物。同时,需要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饮食或饮食不当,影响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七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相关推荐
2024年云南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年云南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年高考分数线2024年高考分数线:一本录取最低分数线为540分,二本录取最低分数线为490分。第一个学习习惯就是反复思考的习惯。学习就像老牛吃草要反刍。一个知识要反反复复的去思考。然后才能对这个知识精通,才能真正的消化变为己用。一个知识要反复思考的点就是这个知识点的引申、扩展、对比、类同、深化等。问题都需要反反复复思考。这样的学习习惯有了就会让你做一个题胜做一百

2023-10-21 13:58:07
2024云南高考形势 2024年云南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云南高考形势 2024年云南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云南省2023年参加高考人数云南省2023年参加高考人数预计为500万人。一、云南高考人数的背景根据过去几年的趋势,云南省高考人数逐年增长。二、人口结构影响高考人数云南省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对高考人数有着直接影响。三、教育发展对高考人数的影响云南省近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高考人数的增加提供了保障。四、家庭观念对高考人数的影响云

2023-10-16 22:15:03
2024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有多少人
2024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有多少人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有多少人2、江苏省高考2023人数3、江苏2023年高考人数2024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有多少人2024年江苏省高考人数是34.89万人。知识拓展:江苏省,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与上海市

2023-10-18 22:16:52
2024年云南省选调生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年云南省选调生报名人数是多少

2024年云南省选调生报名人数是多少2024年云南省选调生报名人数是25000+人。云南省面向选定高校招录2024年定向选调生其他州(市)级及以下机关,截止9月26日公布报名数据,无人过审岗位344个,过审人数最多岗位为大理州委组织部,岗位代码253290001,审核通过人数221人,竞争比221:1。选调生制度是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选拔和培养年轻干

2023-10-24 17:39:25
请问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请问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请问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是多少人?2024年江苏省高考人数是34.89万人。知识拓展:江苏省,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总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江苏省共有13个设区市,

2023-10-19 11:31:22
新高考2024江苏 请问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新高考2024江苏 请问2024年江苏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江苏2024高考物生地能报什么专业?江苏2024高考物生地可以报生物工程。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航空航天和工程等专业。物生地选科对应专业:1、物理:对应专业有海洋科学类、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

2023-10-16 17:31:07
天津2024年南开区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天津2024年南开区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天津2024年南开区高考人数是多少人?首先,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统计数据,2024年天津市高中在校生人数约为6.47万人左右,而2023年则为6.76万人左右。相比之下,2024年天津市高中生人数减少了0.29万人。根据在校生情况分析,可以初步推测天津市2024年高考人数(不包含社会考生及复读生等)很可能呈现下降趋势。2023比2024哪年高考人多2024年比202

2023-11-29 07:35:39
2024年福建高考人数大概是多少?
2024年福建高考人数大概是多少?

2024年福建高考人数大概是多少?2024年福建高考人数大概是20万左右。备战福建2024高考,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针对各科目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学习和复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强化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其次是要积极参加各类模拟考试、竞赛活动或者培训班等,不断检验和提升自己的水平,并且借鉴他人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而实际可

2023-11-01 03: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