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1 16:00:11 | 七七网
到了高三,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成绩下降,但是距离高考越来越近,要分析原因努力提升才行。
成长的过程跌宕起伏,有高峰就有低谷。一时一地的失利,有助于孩子发现问题,更快进步。先有小挫折,才不会栽大跟头。
学习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起伏不定,没有人总考第一。你要是不从第一的位置下来,我怎么考第一啊?总不能全班同学都并列第一吧?所以,成绩下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成绩下降时,你没有勇气再提高上去。
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完美的结果,但绝不是追求一个完美的过程,正是因为过程的跌宕起伏,才有可能造就一个完美的结果。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丰富人生的过程。成也高兴,败也高兴,成有成的快乐,败有败的回味。但是我们很多的学生,我们很多的家长,却总是让自己败不起,似乎学习必须是直线上升的,只要有一次失败,本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自己却想不开,甚至一些家长对自己孩子成绩的波动非常接受不了。我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教的所有学生,成绩基本上都遵循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我还没有教过一个学生成绩一直是上升的,一个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没有高中三年是直线下滑的,所有的学生都处在波动中。作为家长,不要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波动,就对他大加非议,给他施加压力,似乎你的孩子成绩有波动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我们家长仔细想一想:这样对孩子公平吗?
我记得高三的寒假,我的孩子数学考了108分,拿着卷子回家了,悲悲切切地跟我说:“老爸,你得做好思想准备。”
我看到她的样子,已经预感到什么,为了不给她带来压力,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了?”
她绝望地回答:“我这次数学没考好……”
“考了多少分?”
她看着我,问:“你真想知道?”
我点点头,并说:“我向你保证:我今天肯定不跳楼H!”
这就是我跟我孩子的一种对话方式,完全以朋友般的心态、口气来交流。
她就把卷子递给了我,“108”这个数字鲜红而刺眼,应该说此时更绝望的是我。因为我的孩子要考北大,结果数学只考了108分,意味着她是不可能考上北大的。所以这基本上对我来说就等于判了死刑。但是在孩子面前,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呢?面对孩子让我绝望的分数,我竟然面含微笑,多不容易!内心在流血,脸上还得堆着笑。可是只能这样,她考得差本来就很难受了,如果我拉长着脸,就如同往她的伤口上撒盐。我笑着问她:“假如你这次正常发挥的话,你能考多少分呢?”
她居然很自信地说:“我正常发挥的话,能考130分左右。”
我一听:“太好了,祝贺你,这次竟然考得这么好!”
我孩子一愣,问我:“老爸,你是不是有病?我正常情况能考130分,结果只考了108分,你看把你高兴成这个样,还‘太好了’!”
我耐心地跟她解释:“我问你,假如你这次考140分的话,你是不是挺高兴的?140分近乎完美,把你的问题掩盖了,你以为你数学学得很好了,现在寒假到了,你整个寒假不会再想着学数学的,开学之后,第一次数学考试,你肯定要败下阵来。既然这一次的成功注定下一次的失败,你说这次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次只考了108分,你肯定想着数学都考成这样了,再不学数学,还有什么出路?你看积极性来了。另外,正常考130分,结果考了108分,你这22分是怎么丢的,它明明白白地写在你的试卷上。你把你的试卷好好分析分析,看看这22分到底是因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还是因为基本技能出了问题,然后你整个寒假就针对这22分的失分暴露的问题,彻底地投入学习,开学之后第一次考试,你肯定能考好。这一次的失败注定下一次的成功,难道这次失败不好吗?”
我孩子一听有道理,于是她整个寒假投入地学起数学来。
当然这中间还有些插曲,我孩子接受了我这个观点,情绪就平和了。当天我到新疆出差,就带着她的卷子上了飞机,一路上我目不转睛地研究这张卷子,想知道她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回来之后,我根据她的这个卷子暴露的问题,又出了一些题目让她回答,结果她哪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她不解地问我:“老爸,你跑到我心里去了吗?我怎么啥不会,你就问我啥问题呢?”我告诉她,我在飞机上一直仔细研究她的卷子。我孩子非常感动,说:“老爸,你不用为我这么费心费力,我今年寒假肯定要把数学学好!”所以拼了一个寒假,开学以后的第一次数学测试,她果然考进了班级的前十名。
考试中的失分就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善于抓住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才能在重大考试中发挥平稳,所向披靡。如果不注意这些反馈信息,这次考试虽然成功了,下一次考试必然大败而归。学习的起伏在所难免,正因为过程的跌宕起伏,让我们发现问题,让我们学会承受挫折,让我们学会清醒地分析自己的问题,然后擦干眼泪,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巨人。为什么非要让我们的孩子败不起呢?
高二末考558 学校定的一本线561暑假又虚度了,高三开始了,求建议,总感觉前途很迷茫压力很大。
你好,我今年刚高考完,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还是二本,但现在已经考进211,应该说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的,首先要给自己信心。
小编推荐:缓解心理压力,对之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高三不是说不能玩,而是要适度。我是每周留三个小时玩电脑,这对调节学习状态有帮助,但过犹不及,而且也要视各人状态来定,如果自制力差那干脆连碰都不要碰,改为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慢跑。七七网
不必紧张,在你之前有很多人都经历了这个阶段,只要咬牙坚持,就一定有到达终点的一天,不必强求结果,不需要给自己定下很远大的目标,只需要认真负责自己的每一天,不管结果怎样,只要在高三拼命努力过了,就永远不会后悔,尽力就好。
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很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为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考前的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败或成绩不理想。那么,高三学生在考前要如何减压呢?
一、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这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虾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二、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晚锻炼比早锻炼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三、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四、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开怀大笑,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哭一场,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五、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
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小编推荐:高考减压不必撕书,这些方法让你身心自在!
六、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高三成绩下滑怎么办怎么提高学习成绩到了高三,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成绩下降,但是距离高考越来越近,要分析原因努力提升才行。王金战:女儿成绩起伏时我的对策成长的过程跌宕起伏,有高峰就有低谷。一时一地的失利,有助于孩子发现问题,更快进步。先有小挫折,才不会栽大跟头。学习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起伏不定,没有人总考第一。你要是不从第一的位置下来,我怎么考第一啊?总不能全班同学都并列第一吧?所以
高三冲刺阶段成绩下滑怎么办高考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高考的成败甚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方向。那么,高三冲刺阶段成绩下滑怎么办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三冲刺阶段成绩下滑原因1、客观因素进入高三,学校课程基本结束,大多进入复习阶段,考试范围明显扩大,且考试分值、形式和题型也逐渐向高考看齐,面对这些变化,孩子适应的快慢一定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短期成绩上。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孩子能
高三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什么原因导致的到了高三,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大,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难免学习成绩下滑。这时候就愁坏了家长。那么高三的孩子学习成绩下滑应该怎么办呢?导致孩子成绩下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七七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参考。导致高三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有:1、学习没有目标对于高三的孩子来说,最可怕就是学习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向什么方向努力。一
高三学生成绩下滑怎么办进入高三之后,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排名会出现一种下滑的现象。那么,高三学生成绩下滑怎么办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三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1、进入高三之后,课程基本结束,主要是开始复习阶段,日常测试或是大型考试开始向高考看齐,面对这些变化,很多高三学生一时之间无法适应,所以就会出现短期内成绩下滑的现象。2、随着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孩子们的学习任务也越来越重,在紧张的学习
高三成绩浮动大怎么办高三成绩浮动正常吗很多同学到了高三的时候,会出现成绩忽上忽下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好是坏呢?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呢?高三学生成绩浮动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考生成绩不稳定主要表现:分数不稳定和排名的不稳定。(童鞋们要对号入座哈)分数不稳定一般是由试卷的难易程度和考生复习效果决定;考生排名不稳定一般是全体考生成绩水平控制,从客观程度上来说,考生个人比较难
高三物理如何提高成绩高三物理如何提高成绩?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高三物理如何提高成绩一是在于物理理论的理解。首先要明白各物理概念的具体含义,还要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方程式)。可以通过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建立知识框架,建立知识树。甚至有些比较难以推导的二级结论,也要尝试去记忆,一旦高考考查到,这就是你的优势。二是在于物理要求精确,要求定量。物理所用的工具是数学。想要在物理上取
高三成绩下滑怎么办为什么高三成绩会下滑有很多的同学在初中的时候还是尖子生,但是到了高中后江河日下,尤其是高三的时候。那么为什么他们的成绩会下滑呢?成绩下滑要怎么办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三成绩下滑的原因一、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个高三学生成绩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学习习惯的好坏上。有的学生读初中时尚且能够依靠自己的“聪明”混个好成绩,然而到了高中,高手如云,他们再也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小聪明叱咤风云了,所
如何提高高三生物成绩有什么窍门弄清楚知识内在的练习。理顺了这些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就需要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生物的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看重的就是生物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练习等等的理解,也就是主要知识体系的线索。高三怎么提高生物成绩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用头脑去思考问题。生物就是要求学生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银川凹
2024-02-11 21:48:41
2024-03-08 08:09:22
2023-05-19 17:51:17
2023-05-19 10:34:32
2024-03-10 17:04:33
2023-06-20 02: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