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学有哪些
日本国立、公办大学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中文名称 学校性质 所在地
1 北海道大学 北海道大学 国立 日本
2 北海道教育大学 北海道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3 室兰工业大学 室兰工业大学 国立 日本
4 小樽商科大学 小樽商科大学 国立 日本
5 帯広畜产大学 带广畜产大学 国立 日本
6 旭川医科大学 旭川医科大学 国立 日本
7 北见工业大学 北见工业大学 国立 日本
8 弘前大学 弘前大学 国立 日本
9 岩手大学 岩手大学 国立 日本
10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国立 日本
11 宫城教育大学 宫城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12 秋田大学 秋田大学 国立 日本
13 山形大学 山形大学 国立 日本
14 福岛大学 福岛大学 国立 日本
15 茨城大学 茨城大学 国立 日本
16 筑波大学 筑波大学 国立 日本
17 筑波技术大学 筑波技术大学 国立 日本
18 宇都宫大学 宇都宫大学 国立 日本
19 群马大学 群马大学 国立 日本
20 埼玉大学 埼玉大学 国立 日本
21 千叶大学 千叶大学 国立 日本
22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 国立 日本
23 东京医科歯科大学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国立 日本
24 东京外国语大学 东京外国语大学 国立 日本
25 东京学芸大学 东京学艺大学 国立 日本
26 东京农工大学 东京农工大学 国立 日本
27 东京芸术大学 东京艺术大学 国立 日本
28 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 国立 日本
29 东京海洋大学 东京海洋大学 国立 日本
30 お茶の水女子大学 御茶水女子大学 国立 日本
31 电気通信大学 电气通信大学 国立 日本
32 一桥大学 一桥大学 国立 日本
33 横浜国立大学 横滨国立大学 国立 日本
34 新潟大学 新潟大学 国立 日本
35 长冈技术科学大学 长冈技术科学大学 国立 日本
36 上越教育大学 上越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37 富山大学 富山大学 国立 日本
38 金沢大学 金泽大学 国立 日本
39 福井大学 福井大学 国立 日本
40 山梨大学 山梨大学 国立 日本
41 信州大学 信州大学 国立 日本
42 岐阜大学 岐阜大学 国立 日本
43 静冈大学 静冈大学 国立 日本
44 浜松医科大学 浜松医科大学 国立 日本
45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 国立 日本
46 爱知教育大学 爱知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47 名古屋工业大学 名古屋工业大学 国立 日本
48 豊桥技术科学大学 丰桥技术科学大学 国立 日本
49 三重大学 三重大学 国立 日本
50 滋贺大学 滋贺大学 国立 日本
51 滋贺医科大学 滋贺医科大学 国立 日本
52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 国立 日本
53 京都教育大学 京都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54 京都工芸繊维大学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 国立 日本
55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 国立 日本
56 大阪教育大学 大阪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57 兵库教育大学 兵库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58 神戸大学 神户大学 国立 日本
59 奈良教育大学 奈良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60 奈良女子大学 奈良女子大学 国立 日本
61 和歌山大学 和歌山大学 国立 日本
62 鸟取大学 鸟取大学 国立 日本
63 岛根大学 岛根大学 国立 日本
64 冈山大学 冈山大学 国立 日本
65 広岛大学 广岛大学 国立 日本
66 山口大学 山口大学 国立 日本
67 徳岛大学 德岛大学 国立 日本
68 鸣门教育大学 鸣门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69 香川大学 香川大学 国立 日本
70 爱媛大学 爱媛大学 国立 日本
71 高知大学 高知大学 国立 日本
72 福冈教育大学 福冈教育大学 国立 日本
73 九州大学 九州大学 国立 日本
74 九州工业大学 九州工业大学 国立 日本
75 佐贺大学 佐贺大学 国立 日本
76 长崎大学 长崎大学 国立 日本
77 熊本大学 熊本大学 国立 日本
78 大分大学 大分大学 国立 日本
79 宫崎大学 宫崎大学 国立 日本
80 鹿児岛大学 鹿儿岛大学 国立 日本
81 鹿屋体育大学 鹿屋体育大学 国立 日本
82 琉球大学 琉球大学 国立 日本
83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国立 日本
84 総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国立 日本
85 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国立 日本
86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国立 日本
87 钏路公立大学 钏路公立大学 公立 日本
88 公立はこだて未来大学 公立函馆未来大学 公立 日本
89 札幌医科大学 札幌医科大学 公立 日本
90 札幌市立大学 札幌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91 名寄市立大学 名寄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92 青森県立保健大学 青森县立保健大学 公立 日本
93 青森公立大学 青森公立大学 公立 日本
94 岩手県立大学 岩手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95 宫城大学 宫城大学 公立 日本
96 秋田県立大学 秋田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97 国际教养大学 国际教养大学 公立 日本
98 山形県立保健医疗大学 山形县立保健医疗大学 公立 日本
99 会津大学 会津大学 公立 日本
100 福岛県立医科大学 福岛县立医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01 茨城県立医疗大学 茨城县立医疗大学 公立 日本
102 群马県立県民健康科学大学 群马县立县民健康科学大学 公立 日本
103 群马県立女子大学 群马县立女子大学 公立 日本
104 高崎経済大学 高崎经济大学 公立 日本
105 前桥工科大学 前桥工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06 埼玉県立大学 埼玉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07 产业技术大学院大学 产业技术大学院大学 公立 日本
108 首都大学东京 首都大学东京 公立 日本
109 神奈川県立保健福祉大学 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 公立 日本
110 横浜市立大学 横滨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11 新潟県立看护大学 新潟县立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12 富山県立大学 富山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13 石川県立大学 石川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14 石川県立看护大学 石川县立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15 金沢
美术工芸大学 金泽美术工艺大学 公立 日本
116 福井県立大学 福井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17 都留文科大学 都留文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18 山梨県立大学 山梨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19 长野県看护大学 长野县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20 岐阜県立看护大学 岐阜县立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21 岐阜薬科大学 岐阜药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22 情报科学芸术大学院大学 情报科学艺术大学院大学 公立 日本
123 静冈県立大学 静冈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24 爱知県立大学 爱知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25 爱知県立芸术大学 爱知县立艺术大学 公立 日本
126 名古屋市立大学 名古屋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27 三重県立看护大学 三重县立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28 滋贺県立大学 滋贺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29 京都市立芸术大学 京都市立艺术大学 公立 日本
130 京都府立大学 京都府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31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32 大阪市立大学 大阪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33 大阪府立大学 大阪府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34 神戸市外国语大学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公立 日本
135 神戸市看护大学 神户市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36 兵库県立大学 兵库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37 奈良県立大学 奈良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38 奈良県立医科大学 奈良县立医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39 和歌山県立医科大学 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40 岛根県立大学 岛根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41 冈山県立大学 冈山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42 尾道大学 尾道大学 公立 日本
143 県立広岛大学 县立广岛大学 公立 日本
144 広岛市立大学 广岛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45 下関市立大学 下关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46 山口県立大学 山口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47 香川県立保健医疗大学 香川县立保健医疗大学 公立 日本
148 爱媛県立医疗技术大学 爱媛县立医疗技术大学 公立 日本
149 高知女子大学 高知女子大学 公立 日本
150 北九州市立大学 北九州市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51 九州歯科大学 九州齿科大学 公立 日本
152 福冈県立大学 福冈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53 福冈女子大学 福冈女子大学 公立 日本
154 长崎県立大学 长崎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55 熊本県立大学 熊本县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56 大分県立看护科学大学 大分县立看护科学大学 公立 日本
157 宫崎県立看护大学 宫崎县立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58 宫崎公立大学 宫崎公立大学 公立 日本
159 冲縄県立看护大学 冲绳县立看护大学 公立 日本
160 冲縄県立芸术大学 冲绳县立艺术大学 公立 日本
161 高知工科大学(2009年4月前为私立大学) 高知工科大学(2009年4月前为私立大学) 公立 日本

2023年日本留学前十大学院校有哪些
很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留学院校时,都会按照排名来进行选择。留学日本选择哪些学校?来看看日本的前十大学院校吧。
一、日本留学前十院校
第十位筑波大学筑波大学是一个以高新科技研究为主体的学校,坐落在筑波学园都市。这个城市很有特点,建设于1970年代,整个城市布满了各个企业的研究机构,是一处世界闻名的高科技城市。筑波大学在体育科技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第九位 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是以理工科着称的学校,主要特点是女生数量极少,由于男女比例失调。这所大学可以类比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其实力可见一斑。
第八位 一桥大学日本文科排名第一,没有理工科专业,以商学研究闻名。
第七位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本的医学实力极强,而这所大学在医学类排名第一。据说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年收入一般都能超过3000万日元,研究成果其中有一项是人工栽培心肌。
第六位 早稻田大学这所大学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是日本最有名的私立大学,日本的很多首相都毕业于此大学。
第五位庆应大学又一所名牌私立大学,类比学校,英国牛津大学。文科和理工科实力平均,生物,政治,商等专业水平极高。
第四位 大阪大学大阪大学为日本7所着名帝国大学之一,直属文部省领导。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一流大学。
第三位东北大学亚洲排名第三,世界排名54,医学,工学,理学闻名。坐落在仙台。鲁迅曾经在仙台一所专科学校学医,而这所专科学校后来就并入东北大学,成为现在的东北大学医学部。我国着名数学家苏步青,毕业于该校的数学系。
七七网
第二位 京都大学亚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前三十,属于超一流大学。
第一位 东京大学世界名牌大学,排名前十五。类比学校,哈佛大学。但是文科相对较弱。东京大学的理科和工科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物理和化学世界排名第一,工学基本都排在3到1的位置,可以说这里就是日本尖端技术的代表。在这所大学毕业的很多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在国内业界举足轻重。
二、日本留学怎么选校
关键一:学习目标。自己想进什么学部(系),想学什么专业?
这是选择大学最重要的一点。自己为什么来日本留学?最想学什么?并且日本的优势专业又有哪些。这些问题如果一开始就不明确,以后常常会后悔。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以后,再去有方向的选择这类专业突出的大学或者大学院。
关键二:学习费用。学费、授业费是多少?
这也是学生和家长关心最多的。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判断可以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比如说,有的理工科私立大学,仅初年度要交的费用就超过2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6、7万元),而有的私立文科大学,对优秀的学生实行减免,一年交费可能不到5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万元)。各个大学对授业费的减免比率和规定得到的奖学金的人数等都有不同,所以事先应该仔细弄清楚各种条件。
关键三:学习地点。大学的所在地是哪里?交通是否便利?
大学是在东京及首都圈一带,还是在大阪、名古屋、福冈等地方城市事先都要确认。首都圈是日本的中心,繁华热闹,相对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但是信息量大机会也多。地方城市比首都圈环境安静舒适一些,有助于专注学习。并且可以与地域社会多有接触。不论是首都圈还是地方,交通便利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应该调查包括:最近的车站在哪里,从自己准备住宿的地方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等。
三、日本留学申请要求
1、进入日本大学院的分数要求
对平均分的要求不是太高,但一定要保证没有不及格的科目,日本人对合格点数看得很重。一流的大学因为竞争的问题,要保证平均分在75分以上。而且最好有一个越来越高的趋势,如果是越来越低的话就不太好了。
正式报考研究生院之前,可以研究生身份进修1年,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年制以上的本科毕\生才有资格取得进修生身份。日本研究生院报考资格的其中一项为应具有16年以上的学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非正规生的进修生在学年数将不被计算在内。
2、报考日本研究生大学院的资格
必须是四年制以上的本科毕业生且持有有效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个别专科生,自考生,无学位证的学生可以选择日本能接受专升硕或15年教育的大学申请。
注:一般的研究生院要求学生具有学士学位,但也有些学校对此不作要求。有些学生具有双大专学历,此种情况的学习累计年限虽已达到四年,但仍旧不具备日本研究生院的报考资格。
3、对学生语言水平的要求
文科生:日语N1成绩,分数120分以上最好,如果是考语言类的专业并且想上名校,最好能过140分。英语的要求,对于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纯文科专业,英语并不是必须的,像经营学、经济学、法律、传媒这些专业,英语成绩最好是要有的一般来说托福考试认可度最高,其次认可度比较高的是托业考试。
理科生:日语N2外加托福90分左右的成绩,想冲击顶级的国立,最好是有100左右分托福。东京大学还有京都大学不太认可托业成绩,其他学校的话730分以上的托业一样可以用来申请。

一、陕西师范大学邮编是多少 陕西师范大学的邮编为710062,该校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是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二、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8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程光旭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800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有68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68篇博士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称号;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18个,陕西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师18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2%。教师中有教授470余人,副教授700余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2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3个,陕西省“三秦学者”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三五”人才、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省级教学名师、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入选者53人,省科技新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计划入选者50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509人,研究生18229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869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531人),各类留学生12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90164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9项;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8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建设专业9个,培育专业9个);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项目(包含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5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3项,教育部项目 149 项。出版著作775部,发表学术论文6224篇,11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共争取纵向科研项目127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及参编学术著作166部,其中专著78部,发表学术论文8118篇,6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1042项,其中发明专利836项,国外发明专利2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和“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被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体)”,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 436 万册,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81个平台,241个数据库。学校还设有教育博物馆,由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四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
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成立已三十余年的学校出版总社是全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高校出版社之一,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网络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企业,在人文学术、大众文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出版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先后有600余种图书获国家或省部级大奖,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编辑出版有四十多年办刊历史的8种中学教学参考专业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其中7种刊物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亚美尼亚等30多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学校自196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培养了来自全球103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6700余人。学校设有“国务院侨办
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HSK
汉语能力考试中心”,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在美国建有2所孔子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在哪里
陕西师范大学
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
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陕西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
陕西师范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电话
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