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山西财经大学邮编是多少
山西财经大学 的邮编为030006,该校地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696号,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
二、山西财经大学简介
全面协调发展,财经特色凸显。学校以
经济学、管理学、
统计学、
法学为优势和特色,推进经、管、法、文、理、工、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现设有21个教学单位、10个实体型科研机构和31个非实体型科研机构,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攀升计划项目、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重点创新团队。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专业,7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11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15个本科专业拥有双学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力量雄厚,教育体系完备。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多人,教授、副教授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50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等近36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200余名校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本科生1.7万余人,硕士研究生近4000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人,继续
教育学生1.06万人,各类留学生近30人。
紧握时代脉搏,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坚持扎根山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足科研资源与智力优势,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导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充分利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太原培训中心的平台优势,主动承接各项任务,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编辑出版《 山西财经大学 学报》、《高等财经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主办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经济高峰论坛”、“每周一讲”与“振东管理大讲堂”等,努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财经智库。2018年,学校共获得各类项目3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5项;获得各类奖项70项,出版各类著作、教材58部,在SCI、SSCI、E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在CSSCI、CSCD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91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13次,学校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注重内涵建设,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特色与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荣获5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3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心营造“鲜明、厚重、开放、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
化学风建设,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山西财大学子在全国大学生
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高等院校工程算量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创新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活动中连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级别与获奖人次大幅增长。山西财大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2018年,本科生就业率为82.34%,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1.53%,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就业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成效。2014—2018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我校位列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第13,财经类高校第11。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学校在在全国财经类高校排名中位列第13,与2017年相比上升7名。
深化开放办学,拓展交流空间。学校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积极拓展合作办学新途径,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设立 山西财经大学 中德学院,现为山西省唯一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7年来共有2500多名学生在校期间赴德国学习;积极发展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发国际合作科研平台,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捷克奥帕瓦西里西亚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英国德比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等3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国际化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
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分坞城、迎泽和平阳三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1956亩(含东山校区),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为432万余册。拥有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体育场馆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及晋商与票号博物馆、ERP实验室、金融实验室、
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法庭等现代化教学、科研和实验设施,其中,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学习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 山西财经大学 以为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秉承“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和“明礼诚信、艰苦创业”的晋商精神,深刻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一流学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实施“十大行动”为主要抓手,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发展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培育特色,增强实力,加强合作,培植文化,提升声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面推进学校振兴崛起跨越发展,努力为山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你好!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由光华、柳林两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著名的“
园林式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刘诗白等在校任教。学校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成立于1925年,1938年内迁至杜甫草堂西侧兴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光华校区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2001年,学校在光华校区以西的柳林镇征地建设柳林校区,面向新世纪打造现代化大学校园,目前已完全实现了主校区的办学功能。学校建校初期由国家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起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培育和弘扬"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定"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大学信念,繁荣和发展财经科学,培养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高等财经大学的办学规律,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经建成为国家经济学、
工商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
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 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
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列全国之首,政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西部地区理论经济学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含
保险)、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会计学、
财政学、企业管理、统计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人口学等1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是国家金融、经济部门高水平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学校建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
财政学、统计学、
财务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9个本科专业,设有19个院(系)、部;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和"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有"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 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 截至2004年12月,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4人,其中,教授130人、副教授214人,博士生导师84人。教师中有刘诗白、曾康霖、何泽荣、赵国良、袁文平、蒋明新等全国著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导师,还聘请了300余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47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2584人。有硕士研究生2934人,博士研究生650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留学生及港澳学生,以及成人教育学生万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1万余名,其中金融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高校前茅。各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金融、保险、证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许多毕业生已锻炼成长为我国金融、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些学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林证券等国外著名机构任职和国外大学任教。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4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0余项。"九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类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两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和教育部的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学校是西部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金融部门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以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巩固居于全国财经大学的前列地位,着力建设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在适当时机,实施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发展战略;坚持人才强校、学术兴校,弘扬和培育"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南财大精神,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希望可以帮到你!祝你学业有成。

江西财经大学是否有研究生宿舍,条件如何?
江西财经大学有研究生宿舍,条件是很好的。
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
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
江西财经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学校在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2017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2018年通过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并获评“A级成员单位”。
学校拥有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10个省级特色专业,17个省级一流专业;学校自2015年以来共有38个专业参加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23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7个专业排名第二,4个专业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专业数占参评专业数89.47%。
以上内容参考
江西财经大学——学校简介
七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