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机械与动力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2023-04-17 17:22:09 | 七七网

哈尔滨工业大学世界排名

院校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 ——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占地面积 140.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设有17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733.77万册。,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科学 5个学科群为牵引,打造特色、通用、基础学科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专业6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进入全国前30%。,学校现有教职工 29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90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其他国家级人才39人;“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学校现有学生 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博士研究生2900余人。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学生典型不断涌现,自2016年起,1人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大学生”,4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3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重要奖项逾千项,“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5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维持较高水平,连续15年位居黑龙江省榜首,毕业生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3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豪华游轮、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在国内首次完成 5艘UUV水声组网。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7709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学校研制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研制新型水下无人潜器并列装部队,填补了我国水下无人作战装备空白,亮相装备发展成就展和国庆70周年阅兵,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第三方验证评估单位全过程支撑航母工程实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57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0余项。学校获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和首届“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对俄科技合作平台。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 25个国家100余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乌克兰国立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高校,2017年以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居里夫人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简称ICNAME),是“北极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学校每年选送500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900多名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每年接收1500名左右国际学生来校进修学习。,近 70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当前,学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及龙江振兴发展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及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机遇,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其他信息: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全国排名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得分

1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98

2 10003 清华大学 93

3 10335 浙江大学 92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89

5 10056 天津大学 80

6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79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7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7

1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73 10286 东南大学

附注 : 只有拥有博士点的学校才参与排名.

其中在电力系统里,以下几所大学不属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创办于1958年,为国内大学中同类专业创办最早者。前身是工程热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为我国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吴仲华先生。1961年至1982年间,曾并入近代力学系,1983年恢复系的建制。1983年至1993年,我国知名的太阳能专家葛新石教授担任系主任,1992年更名为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1993年至1996年,我国知名火灾科学专家范维澄教授任系主任;1996年至2000年,陈义良教授任系主任;2000年至2001年,程晓舫研究员任系主任。现任主任是季杰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设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和航空发动机控制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设传热传质学、燃烧工程专业方向)、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侧重于民航发动机的维护和可靠性研究)。毕业生在航空、航天、民航、能源、船舶、交通、冶金、石油、建材、轻工家电等部门以及与热能动力工程相关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1) 专业特色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校能源化工系继“燃料工学”、“煤化工”、“城市燃气工程”专业长期以来积累和发展而新创建的专业。即保持原专业的特色,又赋予其新的内容。该专业包括能源转化、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研究及应用;能源系统测量技术;供热、通风、制冷技术及应用等领域。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工艺性、工程性和先进性。本专业在能源转化、能源洁净利用等方面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国家重大攻关项目。

如果实力不够的话,但又想进电力系统,进电厂的话,可以选择读电力院校,比如华北电力,东北电力,上海电力,长沙理工

位授予单位名称 整体水平 分项指标
学术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声誉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清华大学 1 91.84 2 90.39 1 90.50 2 89.55 1 100
浙江大学 2 87.52 1 92.42 3 79.82 1 89.56 3 94.67
西安交通大学 3 84.55 4 86.26 2 82.69 5 77.91 2 96.52
上海交通大学 4 84.50 3 87.83 4 77.98 3 84.57 4 94.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75.99 7 80.90 5 73.73 8 69.76 10 84.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75.90 5 82.55 6 70.14 10 68.71 5 90.90
华中科技大学 7 74.64 11 74.98 8 69.02 6 73.91 7 87.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73.46 6 81.09 7 69.51 17 65.35 9 84.81
东南大学 9 73.11 8 78.91 10 67.02 11 68.22 8 86.32
天津大学 10 72.72 12 74.82 9 68.00 12 67.01 6 88.87
大连理工大学 11 70.57 10 75.05 13 64.88 13 66.71 11 82.96
上海理工大学 12 69.94 9 75.52 21 63.63 7 70.43 14 75.65
海军工程大学 13 69.77 23 66.08 11 66.65 4 79.34 20 66.32
北京理工大学 14 68.46 15 72.92 19 64.09 19 63.59 12 79.65
中南大学 15 68.39 14 74.08 12 66.48 16 65.44 18 69.91
江苏大学 16 67.04 19 69.81 14 64.85 18 64.96 16 71.42
湖南大学 17 66.88 16 70.63 20 63.93 14 66.54 19 68.99
浙江工业大学 18 66.54 13 74.27 16 64.51 15 65.91 22 62.26
吉林大学 19 66.15 18 69.83 24 61.78 23 61.73 13 77.62
北京工业大学 20 65.61 17 70.36 23 62.09 22 62.24 15 72.35
青岛科技大学 21 65.49 21 67.63 17 64.48 9 68.75 25 60.00
哈尔滨工程大学 22 64.91 24 65.42 18 64.15 25 61.51 17 71.07
武汉理工大学 23 64.08 20 68.77 25 61.29 20 62.74 21 66.26
大庆石油学院 24 63.87 22 66.93 15 64.58 21 62.35 23 60.9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 25 61.81 25 60.00 22 63.45 24 61.58 23 60.93

同济大学专业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设计

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智能建造

3、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

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

5、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6、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

7、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8、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哲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

9、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七七网

专业:德语、英语日语

10、同济大学法学

专业:法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同济大学

与“机械与动力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相关推荐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热能与动力现在的就业趋势非常好。热能与动力工程分一般可分为3个方向:热工、热动、水动。其中热工和热动区别不大,工资待遇2000-4000之间。水动主要是水电厂和水电施工单位,工资较高但是地处偏僻。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将为我们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尤其是运用核聚变原理开发的人造“小太阳”技术将为人类提供洁净、取之不尽的动力。而这项技术目前在世界上都还有待

2023-05-01 09:50:34
能源动力类排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评估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能源动力类排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评估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能源动力类排名能源动力类排名如下:1、清华大学:专业档次A+。2、西安交通大学:专业档次A+。3、上海交通大学:专业档次A。4、浙江大学:专业档次A。5、天津大学:专业档次A-。6、华北电力大学:专业档次A-。7、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档次A-。8、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档次A-。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档次B+。10、北京理工

2023-11-24 04:55:18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评估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评估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国排名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排名学校代码及名称整体水平得分110698西安交通大学98210003清华大学93310335浙江大学92410248上海交通大学89510056天津大学80610487华中科技大学797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78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

2023-12-19 01:52:23
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排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排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排名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排名介绍如下: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清华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

2023-10-27 18:12:02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需要学哪些科目啊?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需要学哪些科目啊?

热能与动力工程和轮机工程那个专业好些轮机工程专业被中国国家教育部列为交通行业80个主干专业之一,现代远洋船舶被称为集高技术与高资本于一体的“流动城市”,该“城市”配备了从生活到工作所用的各类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轮机工程系培养的学生就是管理船舶所有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的机电全能工程师。"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

2023-05-01 09:50:01
机械与动力专业排名 美国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机械与动力专业排名 美国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东南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东南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如下: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影像学。东南大学地

2023-04-17 17:03:51
热能与动力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好啊
热能与动力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好啊

南昌大学王牌专业南昌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医学影像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省级特色专业:自动化、麻醉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预防医学、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产养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口腔医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行政管理。

2023-04-25 19:12:54
热能动力专业大学排名 谁知道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热能动力专业大学排名 谁知道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学校排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学校排名如下: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浙江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总共有59所高校进入全国评选,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1)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2),紧随其后按照名次依序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例如:1.清华大

2023-08-21 00: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