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2023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04-05 20:37:45 | 七七网

2023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有什么填报方法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4一6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比如四川地区是平行志愿。有ABCDEF六个志愿可以填写,每个志愿中可以填写六个专业。第一个平行志愿可以选择专业调配和定向调配,后面的五个只能选择专业调配。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

1、可以填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注意代码一定要填准确。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的。

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学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就是比你高考成绩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的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第四个可以填的稍微低一点,这样比较有保障。

2、最多是六个。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专科一至三批均为ABCDE五所),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2023高考志愿不服从调剂的后果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高考志愿不服从调剂的后果是被退档,服从调剂是指高考分数达到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未录满可以录取你,这样你服从专业调剂了便会被未录满的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学校便不能录取你,于是就会被退档。七七网

高考志愿不服从调剂的后果

1、高考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学提档,而你填报的专业又非常热门,你的分数达不到专 业的录取分数,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你就会被学校退档。

退档的后果就是你在这个批次填报的其它BCD等学校都不能投档录取你了,你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2、由于考生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不平衡,招考办允许学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档考生,一般的投档比例在1:1.1--1.2之间。所以肯定会有低分考生由于专业填报过高,不能被填报的专业录取。如果这部分考生没有填报志愿专业服从调剂,就会被学校退档。被退档的考生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3、避免高考志愿投档后被退档的方法就是选择学校时要按照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这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填报方法。

选择高考志愿专业调剂有哪些好处

很多学生都认为,被调剂的高考志愿专业是很差的专业,但其实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很多,也比较复杂。很多考生对专业都不是很理解。导致很多看起来很冷的专业,其实就业前景很好。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考志愿调剂的比较多的专业分为两种,一种是计划量较大的专业,还有一种就是计划量较少的专业。计划量大,考生从心理上会出现抵触情绪,觉得这个专业不是很好。而计划量少,考生担心自己不会被录取,不敢填报。

现在大部分省市都实行平行志愿,高考平行志愿虽然会降低风险,但并不是不存在风险。而服从专业调剂,从某些方面上来讲,就是平行志愿增加录取概率的一种方法。

甚至很多学校,在录取时公开承诺,只要高考考生服从调剂,保证不退档。一般情况下,敢于做出这种承诺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一本院校,以及少部分二本院校里的优秀学校。同时,这个学校大部分呢,都有入学转专业的政策,也就是说在进入大学后,还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与“2023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服从有什么好处”相关推荐
2023江苏新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个学校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江苏新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个学校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江苏新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个学校有什么填报顺序江苏省新高考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其中,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学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江苏新高考志愿能报几个学校江苏省普通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其中,新高考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

2023-04-05 12:46:33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专业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专业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专业有什么报考窍门对于大部地区来说,2023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报的不高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录取。2023高考志愿填写学校可以填几个专业1、可以填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注意代码一定要填准确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

2023-04-05 16:43:27
2023美术生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美术生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美术生可以填报几个志愿有什么填报技巧2023美术生只能填报一次志愿,但可以填报三个批次的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三个专业,因此美术生可以填报9个想要报考的志愿。最终录取时会着重留意第一志愿,因此应该把最喜欢的院校放在第一位。不同省份平行志愿者的设置是不一致的,请美术生关注各省官网。2023美术生填报志愿技巧1、对于文化成绩特别好的美术生,能够达到普通类一本线(或特殊类型控制线),报考那些

2023-04-07 12:55:42
2023新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有什么好处
2023新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 有什么好处

2023新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能填几个大学一般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报的不高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录取。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大学1、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

2023-04-02 21:41:25
服从志愿是什么意思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写多少个学校
服从志愿是什么意思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写多少个学校

服从志愿是什么意思一定会被录取么2017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接下来的是紧张的高考志愿申报,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报考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及家长向小编询问服从志愿是什么意思,小编查询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考生家长对服从志愿的理解。点击查看:填报志愿过程中,考生在每个批次填报之后的附加志愿,主要有批次服从和专业服从两个方面;批次服从又叫院校服从,简单来讲,就是如果自己的高考成绩不能达到自己填报的

2023-04-19 17:01:25
2023高考填报志愿是什么时候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高考填报志愿是什么时候 服从有什么好处

2023高考填报志愿是什么时候如何填报2023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还未公布,但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基本上是在高考结束后的二十天左右公布成绩,随后在六月底进行提前批次的志愿填报,然后七月初开始本科的志愿填报,不过专科的志愿填报时间会相对较晚,一般在七月底或者是八月初。高考报志愿的时间安排1、2023高考报志愿的时间大概会在6月下旬,历年高考报志愿一般在6月25日至28日左右,一般在你省公布分数后的3

2023-04-04 15:42:13
2023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 有什么用处
2023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 有什么用处

2023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要注意什么2023不同新高考地区填报高考志愿的数量不同,如: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下面小编整理了新高考地区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数量汇总供考生参考。2023新高考地区能填多少个志愿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1)福建、江苏:新高考最多可填40个志愿;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

2023-04-04 06:07:35
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 不服从调剂有什么后果
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 不服从调剂有什么后果

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怎么填报志愿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小编整理了相关志愿填报问题,来看看吧!新高考可以填多少志愿1.河北本科批包括未列入本科提前批的普通类本科专业、地方专项计划、本科预科班等。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2.辽宁本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112个“专业+学校

2023-04-19 14: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