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15:04:28 | 七七网
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即将面临志愿填报,而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对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小编整理了相关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的内容跟各位考生分享,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报考中有所帮助。
点击查看: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确认志愿信息(第二阶段录取各批次除外)。
3.在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表中,设置有“院校服从志愿”栏,考生可以填报愿意服从的10所院校代号。院校服从志愿的含义为:考生愿意无条件服从所填报的10所院校及其尚未录取满额的专业。省教育考试院将按照从左至右顺序、依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马上就到艺考的时间了,对于艺术生来说,怎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呢?请看下面七七网小编整理的艺术生志愿填报技巧。
了解院校考试相关信息
首先要了解清楚校考学校的校考时间、考点(有些校考在本省是没有设立考点的)、考试科目、有没有达到学校的考试资格(有些学校需要看统考成绩)。在考试之间一定要了解清楚,官网上查不到的信息可以打每个学校的电话去问。
选择校考学校要拉开档次
在参加艺术类校考考试前,考生和家长要对参考学校属于哪一批次心中有数。艺术类报考分三个批次,考生家长最好根据考生实力在每个档次选择一到两所学校参加考试。
有考生家长说,以她的经验,每参加一所学校的考试都要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从准备考生参考题目到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得全盘考虑。
如果报的学校太多,不仅增加不少家庭开支,也牺牲了孩子宝贵的文化课复习时间,更主要的是即便拿到全部参考学校的加试合格证,到填报志愿时也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起作用。
报考艺术类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
国家计委调整了艺术高考院校学费标准,其中规定根据艺术院校生均培养成本,并考虑学生承受能力,将学费标准由目前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最高不超过10000元。
在规定幅度内,培养成本和就业后收入较高的表演、导演、摄影、指挥、美术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可从高确定;需要国家重点扶植的专业和培养成本相对较低的理论、教育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应从低确定。
具体学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艺术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成本、生源情况及学生承受能力等提出意见。”
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本科学费收取标准在8000元-10000元。但这些学校高职学费收取标准要高于本科专业,如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高职专业每学年学费高达19000元。
所以考生在报考艺术类院校(专业)时要尽量考虑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减少遗憾。
了解院校录取方式
目前,艺术类考生和普通类考生有所不同。招生时,艺术类专业会先对考生进行专业方面的考核。在文化课高考前半年,艺术类考生要先参加省内美术统考和各个学校组织的校考。有的艺术类院校要求考生统考合格且校考合格,主要参照校考成绩录取;有的院校直接按照统考成绩录取艺术类高考志愿报考的几个技巧文章艺术类高考志愿报考的几个技巧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所以,统考合格又取得若干校考合格证的考生,可选择学校的范围会广一些,选择的余地也大一些。
考生成绩不同报法不同
艺术学校一般要参加两次考试:一次是文化课考试,一次是专业课考试。但考生要注意的细节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时对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要求不同,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成绩报考不同专业。
考生应根据不同的录取规则,衡量自己这两次考试的成绩来考虑如何填报自己的志愿。如果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应选报专业分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而文化成绩强势而专业成绩弱势的考生选报文化成绩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这样在计算总分时才会有扬长避短的效果。
因为有的专业要求是在文化课成绩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则采用在专业课成绩合格后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采取将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各自乘以不同的系数后再累计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中既有注重文化课成绩的,也有注重专业课成绩的)。
如鲁迅美术学院规定:绘画、雕塑专业按专业成绩80%与文化课成绩20%的综合分择优录取;艺术设计专业、摄影、工业设计专业按专业课成绩70%与文化课成绩30%的综合择优录取;书法、美术教育专业方向按专业课成绩60%与文化课成绩40%的综合分择优录取;美术学、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方向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志愿规划时间须前置。
大多艺术类考生往往到了高考文化成绩和省控分数线公布之后才考虑志愿填报问题,实际上为时已晚。时间紧迫,,精力有限,情况复杂,任重道远,非常容易失误。由于时间仓促许多艺术类考生志愿填报志愿发生失误,导致“滑档”落榜,或者高分低就,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非常遗憾。
小编推荐:2018年艺考时间安排及考生注意事项
选择“校考”对象须门当户对
“校考”对象的选择极为重要,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选对选准了“校考”院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很多考生目标定位不准,仅凭感性认识,目标院校选择普遍偏高,很少有认真研究所报院校录取分数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实力相匹配。
“校考”宜精不宜多
不少考生心态不够端正,这山望着那山高,看着哪个学校都不错,都想考。有的考生报考的院校多达五六个甚至十多个,这是对时间和精力资源最大的浪费,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试想,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苦于奔命校考,一定程度影响了文化课的复习,顾此失彼,得不尝试。
“校考”“联考”宜兼顾
前面讲过,有的院校只认“校考”,有的院校既承认“校考”成绩,又承认“联考”成绩。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宜“校考”“联考”都参加,填报志愿时,能够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择其优而为之。这就是成功的策略和技巧。
七七网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即将面临志愿填报,而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对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小编整理了相关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的内容跟各位考生分享,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报考中有所帮助。点击查看: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
河北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技巧2017年河北高考二本三本合并录取,新的二本线大大降低。上二本线的考生数量将扩大,原来略高于二本线的考生受到冲击最大。这部分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困难,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那么二三本合并该如何填报志愿?河北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技巧1、考生要掌握所报院校二三本合并后的相关信息。考生掌握所报院校信息是填报志愿的基础。在填志愿之前,对相关
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即将面临志愿填报,而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对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小编整理了相关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的内容跟各位考生分享,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报考中有所帮助。点击查看: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
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即将面临志愿填报,而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对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小编整理了相关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的内容跟各位考生分享,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报考中有所帮助。点击查看: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
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即将面临志愿填报,而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对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小编整理了相关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的内容跟各位考生分享,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报考中有所帮助。点击查看: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怎样填报比较好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每个新高考省份可以填的志愿数是不同的,河北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具体的还是要以官方发布的为准。高考志愿填报怎样填更好一是建议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前把政策“吃透”。
2018全国各省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2018年高考已经结束,不少家长学生开始关注志愿填报信息。下面是七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欢迎参考。2018年全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以下志愿填报录取规则仅供参考,具体以各所考试院公布为准:序号地区志愿填报入口录取规则1北京点击填报点击查看2天津点击填报点击查看3上海点击填报点击查看4重庆点击填报点击查看5河北
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们即将面临志愿填报,而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考生对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小编整理了相关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的内容跟各位考生分享,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报考中有所帮助。点击查看: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
2023-03-19 06:31:59
2023-03-16 10:37:05
2023-03-31 11:15:22
2023-03-17 23:35:17
2023-03-25 08:49:01
2023-03-24 20: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