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12:42:06 | 七七网
专业大学排行榜如下:
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A+专业数均超过40个。本次排名包括56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90所高校的30242个专业上榜。
大学专业简介: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大学专业分为普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本科、高职专科。普通教育本科专业是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基础上,增补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而形成。
截至2021年8月,我国普通教育本科专业共设置13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下同),94个专业类,740个专业。13个学科门类包括自然科学4个:理学、工学、医学、农学;人文和社会科学8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以及新增的交叉学科。
2023大学热门专业排行:第一名:人工智能,第二名:机器人工程,第三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专业是一门涉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学科。AI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可以模拟和执行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
2、机器人工程。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设计、制造、控制和应用各类机器人的能力。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专业的计算机类专业覆盖面广,交叉面多,就业前景广阔,在大学专业一直是最吃香的专业大类。该专业学习难度不低,但学成之后有很多职位可以选,适合抗压能力强的学生报考。
想要挑选到心仪的热门专业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研究就业市场。
研究就业市场上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前景。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趋势,哪些行业和领域有更高的需求和增长潜力。这可以通过查看就业报告、行业研究、招聘网站和与行业专家交流来获得信息。
2、定义个人兴趣和才能。
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挑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和才能相契合的专业,能够增加学习的动力和成功的可能性。思考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技能和天赋。
3、考虑未来发展和创新。
选择一个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专业也很重要。考虑正在快速发展的行业、新兴技术和创新领域,这些领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可持续能源等领域都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信息来自有途教育官网。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浙江大学
5、武汉大学
6、南京大学
7、复旦大学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中国人民大学
11、天津大学
12、西安交通大学
13、吉林大学
14、山东大学
15、中山大学
16、南开大学
17、哈尔滨工业大学
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四川大学
20、同济大学
21、厦门大学
22、北京理工大学
23、东南大学
24、华南理工大学
25、大连理工大学
26、中南大学
27、西北工业大学
28、中国农业大学
29、东北大学
30、湖南大学
31、电子科技大学
32、兰州大学
33、北京科技大学
34、重庆大学
35、武汉理工大学
36、南京理工大学
37、西南大学
38、中国海洋大学
39、暨南大学
40、河海大学
41、北京交通大学
42、南京农业大学
43、华东理工大学
44、苏州大学
45、华中农业大学
4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9、合肥工业大学
50、西南交通大学
5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2、西北大学
53、郑州大学
54、华南农业大学
55、昆明理工大学
56、深圳大学
57、北京邮电大学
58、哈尔滨工程大学
59、上海财经大学
60、云南大学
61、上海大学
62、西南财经大学
63、东华大学
64、燕山大学
65、北京化工大学
66、宁波大学
6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8、扬州大学
6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0、南昌大学
71、太原理工大学
72、北京工业大学
73、江南大学
74、山西大学
75、河北大学
76、上海理工大学
77、中国矿业大学
78、浙江工业大学
7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0、江苏大学
81、福州大学
82、北京林业大学
8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84、安徽大学
85、中央民族大学
86、武汉科技大学
87、南京林业大学
88、南京工业大学
89、河南大学
90、长安大学
91、辽宁大学
92、东北财经大学
93、贵州大学
94、河南科技大学
95、齐鲁工业大学
96、中央财经大学
9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8、湘潭大学
99、河北工业大学
100、东北农业大学
101、江西财经大学
102、黑龙江大学
103、东北林业大学
104、福建农林大学
105、四川农业大学
106、山东农业大学
107、天津工业大学
108、新疆大学
109、西南石油大学
110、河北农业大学
111、湖南农业大学
112、河南农业大学
1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5、浙江工商大学
116、山东科技大学
117、华侨大学
118、西安理工大学
119、大连海事大学
120、浙江理工大学
121、吉林农业大学
122、广西大学
123、华北电力大学
124、河南理工大学
125、广东工业大学
126、中北大学
127、安徽农业大学
128、山东财经大学
129、内蒙古大学
13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31、南京邮电大学
13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33、长沙理工大学
135、中南民族大学
136、青岛大学
137、北京工商大学
138、沈阳农业大学
139、成都理工大学
140、东北电力大学
141、青岛科技大学
14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43、海南大学
144、长江大学
145、广州大学
146、三峡大学
147、江西理工大学
148、汕头大学
149、湖北大学
150、东莞理工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以上就是七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七七网。现今最吃香的专业现今最吃香的专业如下:1、信息安全该专业是计算机、通信的交叉学科,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同时,还要掌握数据加密技术、管理上的内容,适合数学、算法能力很强且逻辑思维缜密的考生报考。大学推荐: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临床医学该专业是医学类专业中最吃香的专业之一,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卫生
最火的专业排名2023大学热门专业排行:第一名:人工智能,第二名:机器人工程,第三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专业是一门涉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学科。AI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可以模拟和执行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2、机器人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机械工
最火的专业排名2023大学热门专业排行:第一名:人工智能,第二名:机器人工程,第三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专业是一门涉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学科。AI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可以模拟和执行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2、机器人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机械工
大学专业排名大学专业排名榜一览表如下:1、医药类专业医药行业时至今日正在飞速发展壮大,并且随着当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药品、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整体来说也呈上升发展趋势,可以称为「朝阳行业」。同时,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老年人医学的专业人才、看护人员以及保健人士将会在未来很吃香。2、机械专业机械专业一直在
全国法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是哪所?法学第一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的法学专业:(1)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人大的法学专业为全国第一。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等级为A。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专业等级为A+。(2)各类权威榜单:人大的法学专业排名更加靠前。在校友会2020中国法学类一流专业排名中,北大和人大并列第一;在软科2020中国法学专业排名中,人大排名第二,
华中科技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如下:1、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投档线为652分临床医学主要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手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例如:骨折、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心脏搭桥、器官移植等手术的实施,肿瘤的放射治疗等。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投档线为64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
大学最冷门的专业排名你是不是选错了专业文科冷门专业:第一:哲学系/宗教学第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第三:法学,全国范围的滥招生已经把这个专业彻底摧毁。包括重点和名牌大学在内的本科基本难找工作。除非一口气念到研究生加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通过。通不过的人就只有被淘汰。第四:环境类专业本科基本无法就业。只有去考环保局。第五:国际政治和外交学。名字非常好听,但本科没出路,运气好能去搞研究。高考冷门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如下:1.清华大学:工程科学类:1、化学;2、材料科学与工程;3、电子、通信与控制类;4、仪器科学与技术;5、能源与动力工程。自然科学类:1、动物学;2、心理学;3、生物科学;4、信息与计算科学;5、地球科学(含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社会科学类:1、公共事务类;2、管理学;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4、新闻传播学;5、法学2.
2023-06-29 11:23:49
2023-04-17 17:05:57
2023-04-04 16:48:05
2023-04-28 04:51:32
2023-09-17 17:10:24
2023-10-11 16: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