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2023-08-29 07:41:12 | 七七网

今天七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

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A+专业数均超过40个。

本次排名包括56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90所高校的30242个专业上榜。“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于2021年首次发布。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双一流”高校优势明显

以全国排名前2%或前2名作为A+专业的标准,得益于学校强劲的综合实力,“双一流”高校在A+专业数上占据主导性优势。

在249所拥有A+专业的学校中,125所为“双一流”高校,且“双一流”高校A+专业数占全国A+专业总数的比例超过85%。

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

A+专业数排名全国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别是复旦大学(44个)、中国人民大学(43个)、南京大学(39个)、上海交通大学(38个)、武汉大学(34个)、北京外国语大学(31个)。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前十名

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前十名如下:

1、信息安全

根据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数据,信息安全是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本科专业,薪资为7579元,而且已经连续五年排名第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易受重视,我国目前信息安全人才稀缺,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数量较少,因此就业前景十分良好。

2、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是月收入最高本科专业的第2名,平均薪资为7157元,此专业的就业领域较为广泛,选择方向比较多,课程跨度较大,兼修人文、国际视野,能够承担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制造及应用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就业前景广阔。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排名第三的专业,平均月收入为7074元。该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以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为支撑,以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为拓展性学科,因此就业前景较为广泛。

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目前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就业前景十分良好。

4、软件工程

数据显示本科毕业后平均薪资是7056元,排名第四。软件工程主要是培养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包括Java方向、C++方向、人工智能以及嵌入式开发等等,因此就业前景良好,可以前往大头互联网公司。

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大学排名

中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大学排名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是我国知名的“双一流”、211大学,直属于教育部。它的法学专业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为A+,法学专业不仅是“双一流”学科,还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同时也是“法大”的王牌专业,被称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等学府”。

由此可见,如果分数高的学霸报考“法大”的法学专业是非常值得的,该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受社会的认可。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知名的“双一流”,985与211高校,直属于教育部。该校的法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位居国内前列,在法学方面非常有建树,实力非常强劲,而且还是我国第一所正规的新型高等法学教育大学。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4、清华大学

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

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 七七网

5、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60多年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以上数据出自高考升学网。

以上就是七七网整理的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七七网。
与“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相关推荐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1、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专业全国大学排名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他信息:10月12日,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排行榜涵盖91个一级学科,如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等。这与教育部一级学科评

2023-10-19 01:44:57
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是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大学全国排名最好专业是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如下:1.清华大学:工程科学类:1、化学;2、材料科学与工程;3、电子、通信与控制类;4、仪器科学与技术;5、能源与动力工程。自然科学类:1、动物学;2、心理学;3、生物科学;4、信息与计算科学;5、地球科学(含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社会科学类:1、公共事务类;2、管理学;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4、新闻传播学;5、法学2.

2023-09-04 16:01:27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中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如下:一、能源与动力工程十大最好专业之首,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居最好专业排名第一。二、机械工程该专业是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居2019年专业排名榜第二。

2023-08-13 14:06:51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他信息:10月12日,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排行榜涵盖91个一级学科,如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等。这与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的口径基本一致,各学科排名的对象包括在该学科设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所

2023-10-30 16:29:22
中国最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中国最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如下: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

2023-08-11 05:45:02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5、武汉大学6、南京大学7、复旦大学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中国人民大学11、天津大学12、西安交通大学13、吉林大学14、山东大学15、中山大学16、南开大学

2023-11-18 15:58:36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最新排名表(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最新排名表(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2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5、武汉大学6、南京大学7、复旦大学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中国人民大学11、天津大学12、西安交通大学13、吉林大学14、山东大学15、中山大学16、南开大学

2024-01-12 14:27:34
中国好大学好专业排名 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好大学好专业排名 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如下:1.清华大学:工程科学类:1、化学;2、材料科学与工程;3、电子、通信与控制类;4、仪器科学与技术;5、能源与动力工程。自然科学类:1、动物学;2、心理学;3、生物科学;4、信息与计算科学;5、地球科学(含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社会科学类:1、公共事务类;2、管理学;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4、新闻传播学;5、法学2.

2023-09-11 05: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