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15:48:55 | 七七网
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化学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考化学,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黑边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参考学习!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点击查看: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方程式大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 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 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七七网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五)单质碳的性质
15.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16.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点燃2CO
②还原性: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试验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氢气跟CO2不反应)
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C+CO2高温2CO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点燃2CO2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物质间的转换关系:CCO2CO
(六)物质的颜色
大部分固体白色,大部分气体、液体、溶液无色
黑色固体:木炭、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氯化铜、硝酸铜,它们的溶液也是蓝色
黄色固体: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它们的溶液也是黄色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硫磺是浅黄色固体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红磷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浅绿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和它们的溶液
绿色:碱式碳酸铜(俗名:铜绿)
(七)化学实验
1.制取气体选用装置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要加热)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的,可用相同的装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相同:
①加热固体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氨气、甲烷,加热碱式碳酸铜、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CH4CO等。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2,O2,HCl
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2,CH4,NH3
2.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 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 热的试管破裂。)
3.加热铜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4.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5.鉴别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6.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8.做可燃性气体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和CO等)前,都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
9.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 瓶内气体。
10.干燥剂:除去含水物质中的水份(特别是除去气体里的水蒸气)的物质。
常用的干燥剂有:呈酸性浓硫酸;呈碱性的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碱石灰。注意:干燥剂不能跟待干燥的物质反应。
氢氧化钠、生石灰和碱石灰都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酸性气体。
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的氨气(NH3),能干燥其他气体。
氢气的干燥和除杂质:实验室制得的氢气里常含有水蒸气和酸雾,可选用碱石灰、氢氧化钠,把水和酸雾同时除去。见图中常用的干燥和除杂质装置:除水的装置接在其他除杂质的装置之后;证明有水的装置则要在证明有其他物质的前面。气体进出要求:长管进短管出,大头进小头出。
(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以上就是黑边网小编整理的“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以前没有学会的化学知识点,更多有关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内容,请关注黑边网,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1.掌握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在高考的时候主要的考点就是平常背诵的古诗和阅读、作文等,其实只要认真的背诵喝长积累知识点就能掌握好语文,不是同学想的那么烦躁,黑边网小编表示,在很多的同学的眼里,语文可能是一门最不值得复习的学习,因为似乎无论自己自己多么努力,成绩提高都不会很明显。因为在语文考试中,最零散、最不好掌握的就是基础知识了。这部分既包含了拼音、成语、文学常识等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包括语病、连贯和仿写等需要深刻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技能。应该说,想在这些方面都不失分,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说基础知识对于语文考试来说很重要。
2.琢磨语文考点
高中语文考点有很多也很杂,像古诗文言文等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黑边网小编表示像诗歌鉴赏题就要下一番功夫了,最起码要能把诗歌大意读懂,把握好作者情感是关键,再结合背下来的鉴赏技巧,答案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当然这不仅要多读背诗词,还得多做题目找到感觉。还有一个占分的题目就是文言文,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确实让人很头疼,但是想要在语文考试中拿到高分,没有捷径可走,该背的实词、虚词、固定句式的意思还是要背,背的多了,自然写起来就顺手了,再结合上下文,也就可以了。
科技文阅读
考察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这类题可以说是送分的题,也可以说是很多学生丢分的题。说它送分,是因为基本不牵扯什么思考性的东西,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说它失分,是因为它主要考察学生的细心程度,稍不注意就会失分,而大部分的学生多多少少都有粗心的毛病!这个题的做题技巧就是,完全尊重原文,回归原文,另外可以总结一些规律,比如那些迷惑你的选项一般是什么问题,是无中生有,还是范围扩大,或者是过度猜测!
文言文阅读
一个是考察的对文言词汇的积累,主要还是考察的阅读能力!考题的类型基本上就是那几个题型,选择题一般通过排除法,就能排出两个,剩下的两个在回归原文,反复地多读几遍!翻译题是很多人的拦路虎,只不过是自己吓自己罢了。先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然后再根据自己对全文的理解进行调整!
名篇名句
这个考察的纯粹的积累性的,要想拿下这个分数,就要把老师所列出的名言名句全部记下来,这个没什么太多的技巧。不过在记忆老师所列出的名句的时候,可以应用快速记忆等方法来记忆!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化学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考化学,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黑边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参考学习!(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必背语文知识点有哪些一、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化学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考化学,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黑边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参考学习!(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常识总结语文是高考的第一科,所以我们在答高考语文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在语文上有不错的发挥,这样有利于我们下面的考试,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应该不断积累、将强训练。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常识总结》,帮助大家在高中学好语文。1.《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高三文综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文综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考文综,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黑边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考试题的分析总结发现,很多情况下,重要知识点都会通过固有的题型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根据高考地理题型的不同,整理归纳重要知识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高考地理出现最多的就是关于分布规律的知识点,其展现的题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必背语文知识点有哪些一、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化学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考化学,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黑边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参考学习!(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华文化知识点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华文化知识点》,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是中化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
2023-05-06 13:26:37
2023-11-14 07:29:11
2023-06-13 20:35:47
2023-05-20 04:52:08
2023-07-11 12:22:58
2023-04-25 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