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 01:41:57 | 七七网
新高考政策专业限制选科,一般物理+化学的组合可报考大部分工科专业,如计算机、环境、土木、材料、药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而历史+政治可报的专业基本为文科类专业,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新高考报考专业一般限制选科,不同高校在不同省份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都不同,一般理工类专业要求选物理或者化学等学科,文史类专业要求选历史或者政治学科。
根据个人特点选择优势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专长选择专业,例如喜欢学语言的,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类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可以选择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或专业。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专业和学校。高分段的考生,优先考虑双一流、985、211等院校。这些院校实力相当强,学生后期出国留学、考研的比较多。中等成绩的考生,尽量多比对专业优势,不局限于在京高校。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专业。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
理论物理、微电子、凝聚态、纯理论研究、核物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应用物理、光学等专业一般需要选择物理。
化学教育、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等专业一般需要选择化学。七七网
生物工程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等专业一般需要选择生物。
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物保护技术、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专业一般需要选择历史。
哲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类、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历史学类、教育学类、社会学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一般需要选择政治。
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球信息系统、地质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测绘类和水利类等专业一般需要选择地理。
芯片专业高中选科一般首选物理,剩下两门科目要根据具体学校的专业要求来选择。一般来说有的学校要求选择化学,有的学校再选科目不限。具体以学校实际要求为准。
芯片专业可以报考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下面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科要求: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招考方向 | 首选科目要求 | 再选科目要求 |
北京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实验班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北京化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
天津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天津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太原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
运城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沈阳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沈阳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沈阳化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长春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燕山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上海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河海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常州校区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南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江苏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中国计量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合肥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滁州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福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闽江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南昌航空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江西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山东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河南科技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
湖北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湖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长沙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仅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想要研发芯片,大类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细分方向有微电子技术、微机电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涉及的核心技术是集成电路技术,也因此微电子等相关专业成为研发芯片需要的重点专业。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也是我们常说的集成电路,现代计算、交流、制造和交通系统包括互联网,全都依赖于芯片的存在,是现代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芯片涉及的核心技术是集成电路技术,而集成电路属于微电子领域的知识,因此想学习芯片研发,离不开学习微电子等相关技术。
本文目录一览:1、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能报什么专业2、物生政2024届福建可报专业3、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能报什么专业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有师范类、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法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哲学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经济类、贸易类、艺术类等。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什么专业1.文科专业
高考2024年选科要求高考2024年选科要求如下:第一类:必限1门选科。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第二类:必限2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第三类:必限3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3科。第四类:不提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任意选考科目都可以报。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注意事项1、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
新高考政策专业限制有哪些限制新高考政策专业限制选科,一般物理+化学的组合可报考大部分工科专业,如计算机、环境、土木、材料、药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而历史+政治可报的专业基本为文科类专业,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新高考专业的限制新高考报考专业一般限制选科,不同高校在不同省份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都不同,一般理工类专业要求选物理或者化学等学科,文史类专业要求选历史或者政治学科。根据个人特点选择优势
新高考录取专业选科要求有哪些要求新高考录取专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例如理论物理、微电子、凝聚态、纯理论研究、核物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应用物理、光学等专业一般需要选择物理。新高考录取专业选科有什么要求新高考不同专业录取的时候对选科要求也不同。理工科专业一般要求选科物理,法律类专业一般要求选科政治,文科类专业一般选科要求宽松或者要求首选历史。理论物理、微电子、
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如下:教育部要求同一高校相同专业在所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需相同,各高校都是按照教育的选科指引进行选考科目要求编制。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可以
新高考各大学专业与选考科目新高考选考科目如何选,新高考科目选择比例是怎样的?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高校不同专业的科目要求,做好比较分析,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物理学科很重要!“新高考”选考科目如何选1.不是喜欢什么选什么根据《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2020年开始,高考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每门满分150分)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
公费师范生有专业限制吗就业有限制吗公费师范生分为省属公费师范生和教育部直属公费师范生。前者招生学校为省内普通本科高校(包含师范类或非师范类一本及二本院校),招生范围一般仅限于省内考生;后者招生学校为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即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招生范围为全国大部分省份。公费师范生可以报哪些专业下面我们将以两所部属师范大学及山东省两所
高考2024年选科要求高考2024年选科要求如下:第一类:必限1门选科。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第二类:必限2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第三类:必限3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3科。第四类:不提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任意选考科目都可以报。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注意事项1、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
2023-05-06 13:26:37
2023-11-14 07:29:11
2023-07-17 01:57:30
2023-07-11 12:22:58
2023-05-01 07:53:39
2023-06-13 20: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