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7 21:40:29 | 七七网
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
相同点:
1.元凶相同: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
2.路线相同: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
3.实力相同: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
4.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不同:
1.领导不同七七网
甲午:以地主阶级为领导;抗日:以无产和资产阶级为领导。
2.目的不同
甲午:帝国主义的扩张;抗日: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
3.战场不同
甲午:以海洋为主战场;抗日:以陆地为主战场。
4.结果不用
甲午:中国失败;抗日:中国胜利。
5.意义不同
甲午:封建自救战争;中日:民族自卫战争。
6.影响不同
甲午: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抗日:为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奠定基础。
7.结果不同
甲午: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抗日:中国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出现结果不同的原因
(1)战争领导
甲午: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
甲午:清政府镇压民众的抗日激情;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
甲午: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两大战场相互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有机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
(4)国际环境
甲午: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宋初制钱谷: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佛教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是在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后,而不是西汉末年佛教刚开始传入之时;道教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是在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之后,而不是在其刚开始形成之时。
隋朝大运河只能说是“开通”,而不能说是“开凿”,因为诸如邗沟原来已经开凿出来了。
吐蕃(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在元朝,而不是在唐朝。
日本仿照唐都长安城建造的都城并非东京,而是当时的都城平城京(即今日奈良)。
北宋完成的只是局部统一,而不是全国范围的大统一。
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小农经济的正常存在以确保国家的赋税收入,一般会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但北宋统治者则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历史高三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启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要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动员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实行符合人民要求的路线和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比较相同点:1.元凶相同
2023-05-06 13:26:37
2023-05-20 04:52:08
2024-02-18 15:52:53
2023-07-19 08:28:01
2023-07-17 01:02:31
2023-05-25 22: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