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03:50:12 | 七七网
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
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
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
3.期中考试的“预演”。
离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还不足一个月时间,这次月考属于期中考试的一次“预演”。
4.考生在“无备考”的状态下参加考试。成绩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还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
“无备考”就是在准备不充分甚至无准备的情况下,拉过来就考。这样多数考生很难考出理想成绩,毕竟没有精心准备。其实整个高三,就是一个完成的备考过程,为高考做准备。这样,暴露问题是好事。
通过考试,暴露问题是好事,可是有些问题,确实属于棘手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如果通过考试,出现下列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考生和家长慎重对待了。
进入高三,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是正常现象,学生在备考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多于高一二。可是有的学生觉得身体吃不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只能不断的降低目标。效率不高,再不愿多努力,即便考试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被解决的可能性也会很小。
“考试分数上不去是什么原因?”
“基础差”
“基础差怎么办?”
“补,一直在补”
“可是一直在补,通过考试验证,没有效果啊,这是为什么?”
“那就不知道了”
这样,说明一直没有找到如何补基础的答案,现实中,随着时间推移,多数考生可能一直到高考也很难找到答案了。所以这个问题,依然很棘手。
有做不完的作业,很难抽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次月考足以暴露“学与考”是否统一的问题。
比如一个学生非常聪明,理科成绩特别好,文科成绩弱一些,特别是语文成绩更相对弱一些。究其因素,就应对新高考来讲,这个考生成熟度不高,总是沉浸在“自以为”的世界里,“同理心“较差。特别对语文学科来讲,考生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同理心必不可少,所谓同理心:有能力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例如考生要站在命题者角度、阅卷者角度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但是试想一下,命题、阅卷者高度怎样?一个不几近幼稚的考生怎么才能站在他们角度上思考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很棘手。
直接导致的结果——最终败在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会而不对上。
月考暴露出很多问题,他们无所谓,“反正不是大考”,大考暴露问题了,还是无所谓,“反正不是高考”,结果即便是高考暴露出问题,一样“高考反正决定不了人生”。如果,考生对考试缺乏敬畏心,特别是对高考缺乏敬畏心,无数案例证明,结果都很差。
所以,尽管这次月考不属于大考,考生依然要正确看待,至少不能缺乏敬畏心。
一次重要的考试,没有让自己醒悟,依然执迷不悟,不清楚应该守好哪些底线,更不清楚要面临怎样的竞争,自己处于的位次怎样,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这些都没有考虑,或者说,考试没有让自己有新的认知,这样的话,考试仅仅是形式。
在“立德树人“的年代,什么样的人,得什么样的分数。例如,作文,考生要想拿到45分以上的分数,应该具备怎样的资格?具备这些资格了,可能就容易得到理想的分数了,同时可以理解,这个资格,就是具备怎样的能力,自己是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思维和表达很重要。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只要影响考生进步的问题,就值得重视。
考生没有考出理想成绩,不全是努力程度不够的问题,更多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因此,考生要想提升成绩,最需要改变的是思维。
确实部分考生自我调整能力很强,但是仅仅是少部分,多数考生陷入困境之后很难通过自我调整去改变状况。好比,并非所有被陷住的车都能依靠自身调整走上正轨,一方面要看陷入的程度,另一方面要看车自己的状况怎样。更多考生确实需要帮一把。
现实中,真正这样要求孩子的家长不多,努力,本身就是为了更好,所以家长也不必用这句话宽慰自己,与孩子一起进步,齐心协力找进步的方法。
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考前也有考前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有很多人都指望考前突击,竞争程度会这样,真正能有效的又有几个?所以,高三这一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你要想脱颖而出,需要考虑竞争优势,均分仅仅是一个指标而已。
对成绩不满意,需要找原因,找到原因后,需要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仅仅不满意,失去信心,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通过这次月考排名,家长根据学校以往的高考成绩,可以初步确定考生目前成绩所对应的大学。
分数不仅仅是标尺,更是起点,以后考试进步了,还是倒退了,都可以将这次成绩作为起点。
(1)知识掌握情况
(2)对题型的驾驭情况等等
(3)心态
(4)格局等
“在了解现状之前,几乎每个人都有更高的期待”,为此,面对考生成绩,觉得不算理想,是正常的心态。但是面对成绩,了解考生位次之后,家长们更应该冷静,一方面对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方面对新模式考试有了更进步一步认知,认清形势之后,就去尽力解决问题。
无论怎样,一次考试不能暴露考生全部问题,也很难通过一次考试,彻底解决他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可是,面对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一定要受到启发,否则考试就是形式而已。
高三年级有四次大考: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高三下学期的一模考、高三下学期的二模考、高考下学期的高考。考生即将迎来的高三上学期期末考,作为四大考的首考,也被成为“定位考”。如何好好准备期末定位考,并根据本次成绩进行初步定位呢?这篇文章值得高三家长和孩子认真阅读。
期末考试作为四大考的首考,对同学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短期来看,期末考能够直接决定同学们的“年”能否过好;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复习心态有很大影响,对复习节奏极具指导意义,期末考试各区会根据成绩首次进行统一排名,同学们的前半学期的复习效果会在这次考试得到真实的检验。
面对期末考的正确态度是:“模糊名次,找出差距,科学定位,树立信心”!目的就是要求同学们在“定位”上既要定名次位置,更要细定影响考试成绩的综合因素的位置。
给孩子的定位非常重要,实际上这就是高考的目标,这个目标定的一定要合理。既让孩子够得着,也要让孩子看到希望,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考试,进行合理的调整。
期末考试后,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孩子一个大致的定位。可以以50分为间隔划分学校:如650分以上有哪些学校,600-650可选择的学校,550-600可选的学校,500-550可选的学校,一本线上的学校、二本线以及三本线上的学校。
对于高三上学期成绩上下跳动大的孩子,可以以一模排名为准。因为这是高考前的第一次大检阅,孩子基本进入应试状态,考出的成绩往往最能体现孩子的真实水平。
也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最后阶段冲一冲,愿望是很好的,也有那样的例子,但发生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定位好学校的位置,就要选专业。专业的选择要看孩子的兴趣,适合孩子的专业才是最好的。
高中生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够深,专业兴趣也不是很明确,所以,专业的选择可以放后。学校的定位也是大致即可,无需太具体。
但是有一点,家长要做到订好了目标学校,就不要轻易改变,否则会引起孩子情绪较大的波动,不利于孩子全身心投入在学习上。
高三复习讲究对知识网络的掌握,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浮躁和侥幸心理都从侧面反映你的复习情况有问题,尤其是有的同学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就安慰自己:
“也许不会考到,即使考了也就一两分,没有关系”,“事实上,好的成绩全来自一分一分的积累”,“漏洞多了,总有一天会底气不足,影响应试状态”。除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那些因素影响考试成绩呢?
下面是影响考试分数的一个公式:
实际水平:和考生对某科知识的概念、原理、公式、题型的掌握程度有关,也和平日习题训练的熟练程度有关。
除了考生的实际水平,考试规范性的影响最大(正负35分)。做大题时,解题步骤不规范,不画图或者画图很小、很模糊,审题过程很随意,都会造成解题思路的问题。
考题适应性(5-10分):高考题有其特殊的出题模式,通过加强当地历年高考真题的反复练习,可以减少这方面的影响。
高考题每个考生肯定都做过,但很多问题不是做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相反,只有通过反反复复的揣摩总结后才有可能消化高考题的出题特性。
临场心理发挥的影响,可以占到10分;
选择题盲答偶然性可以占到5-10分;
批改老师偶然因素可以占到2-5分。
如此,一个考生的考试分数有上下70分的浮动性。这个公式只是一个参考,期末考试后一定要做总结,这个总结越详细越好,从错题的每个知识点上、从答题规范性上、自己的应试状态上,都要给自己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借期末考试好好的审视一下自我,只有孩子自己认识到问题所在,才能正面应对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做好这次总结!
大部分高三生已经能正确地对待考试成绩,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就信心全无。但也有不少人存有“别关心我的成绩”等惧怕、抵触想法,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座位的顺序,周围人答题的习惯都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自信从何而来?自信是从平时的付出中来,从平时的成绩和近期复习阶段的自我感觉中来。缺乏自信的同学,是不是定位太高、学习是否条理、是否有计划。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人生的重要战场。和孩子一起在这个战场中锻炼自己、一起成长!
珍惜时间。寒假前的时间非常紧张,期末考、一模考接连而至。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用有限的时间,做出尽可能多的“有用工”。所以耗费时间的事情,一定要考虑清楚值不值得去做。
珍惜自己。时间无论怎样重要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不要为了节约时间而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在此举出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不吃早饭、晚上过度熬夜(超过12点)。
张弛有度。睡眠很重要,所以要注意平常的熬夜时间,别太晚,周末还可以补觉。周末一定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紧,要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因为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时间表。最好有个时间表,虽然不是必需的,但让自己保持一个规律的生活很重要。
第一段,全部学科的总复习
(1)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你要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
一览表可以一张张分别做,也可以综合在一张大纸上。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互不连贯的内容,则可以使用卡片来记忆。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在以后的阶段复习中,只要不时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消除疑点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后,就应开始实质性的复习了。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大多是有关考试的“关键性问题”。一定要理解深透,如果能以这类问题为中心开展相互讨论,必然大有好处。比如讨论中,你无法扼要说明问题,这就表明你对那个问题仍未彻底掌握。
第二段,全力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
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可以丢开不管。
1)重点在于做练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在做练习,以训练应用能力。像数学、物理等学科,可以使用习题集之类的书。所做的练习,要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有关,并参照有关的一览表。
语文、英语等学科,要以教科书为中心,反复练习读法、译法、语法等。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
2)征服较差学科的方法
基础不扎实,却猛看各类参考书,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不但浪费了时间,效果还不会好。关键是应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复习这类学科,最好是与一位擅长这些学科的同学一起进行,这有利于你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面对一门学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复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第三段,各科重点复习
1)把教科书的整个体系印在头脑中
在复习的第三阶段,你可能已经将教科书的内容复习多次。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时间重点复习过的,有些地方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的,对全部教科书之间的联系,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如果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体,临到考试,由于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尽明白,就难以运用自如。
怎样才能将每门课的体系印在脑中?
你要把第一阶段整理的知识系统一览表拿出来,再专心地看一看,将内容按顺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在脑子里。
记忆的时候,光看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项目背出来,写在纸上。对总的线索有所了解后,其他内容顺藤摸瓜,按逻辑顺序充实,不必那么费劲就记牢了。
2)由近而远的复习策略
考试的最后冲刺阶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试范围的顺序,“由远而近”地复习,即先复习某一学科的第一册,从1、2、3、4页开始,再复习第五册、第六册。这样复习有好处,开始很用功、很周密。
但也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越往后,越松垮,最后匆匆结束。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用,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以“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
其实,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难度也高,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既然如此,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便有些得不偿失。
另外,后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印象还比较深,回忆起来,比较省时间。
后学的知识,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拿不准的知识,再随时往前复习,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两者都加深了印象。七七网
高三期末考试将至,如何正确看待本次定位考?高三年级有四次大考: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高三下学期的一模考、高三下学期的二模考、高考下学期的高考。考生即将迎来的高三上学期期末考,作为四大考的首考,也被成为“定位考”。如何好好准备期末定位考,并根据本次成绩进行初步定位呢?这篇文章值得高三家长和孩子认真阅读。期末定位考,如何正确看待?首考影响有哪些?期末考试作为四大考的首考,对同学们
高三考生必看!高三考生应具有10个好习惯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么高三就是抉择的起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才能步步提升。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整理了高三学生应具有的10个好习惯,供大家参考。欣赏老师的习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要稍不如意就怀疑老师、埋怨环境。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
如何对待高三第一次月考?原来月考有这些作用高三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一个多月,即将迎来第一次月考。如果你觉得现在还没进入状态,那么第一次月考将会给你以暴击。以后,月考像“家常便饭”般存在着,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不容小视。那么,月考究竟有什么用呢?又该如何对待月考?月考的作用1.月考前后的复习效率最高考试前一周,自然反应会促使多数人很自觉地抓紧复习,表现在:抓紧时间去记背一些
高三期末考试将至,如何正确看待本次定位考?高三年级有四次大考: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高三下学期的一模考、高三下学期的二模考、高考下学期的高考。考生即将迎来的高三上学期期末考,作为四大考的首考,也被成为“定位考”。如何好好准备期末定位考,并根据本次成绩进行初步定位呢?这篇文章值得高三家长和孩子认真阅读。期末定位考,如何正确看待?首考影响有哪些?期末考试作为四大考的首考,对同学们
高三如何有效学习?杭州重高校长给家长和孩子的建议每一次新学期开学,对于学生们来说都是新起点,怎么好好运用新的起跑线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杭州高级中学副校长高利的一篇文章,在最关键的高三,孩子和家长该了解并做到什么,了解一下。高三期末考试将至,如何正确看待本次定位考?高三年级有四次大考: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高三下学期的一模考、高三下学期的二模考、高考下学期的高考。考生即将迎
2016高考月历出炉啦,高三党们赶紧看看3月后的大事吧! 距离2016年高考已不足百天,在6月到来之际,高三党们每个月都有哪些事情要关注呢?下面整理了教育部印发的《2016高考月历》,高三党们看清楚哦~ 3月关键词:自招报名;高考体检 自主招生虽然延至高考后,但是报名仍在高考前,本月到5月都将比较集中。自主招生对竞赛门槛要求较高,考生要提前准备。省属高校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公布和
高三五次“大考”要心中有谱高三这一学年要经历五次较为大型的考试,分别为首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下半学年的“两次模考”。准确认识每次考试的定位和作用,认真复习和备考,总结经验教训,稳扎稳打。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谱,不慌不忙;脚下有路,砥砺前行”。首次月考旨在唤醒状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三首次月考一般会在开学第一个月(9月)进行,考查学生自暑假复习以来的掌握情况。首次
高三美术生怎么补文化课?这些小建议你值得一看 对于美术专业艺考生来说,高考考的不仅仅是专业课,还考文化课,而文化课往往是艺考生考试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想要上一个好的大学,文化课成绩是不可被忽视的,那么对于高三的美术生来说,高考文化课补习应该怎么做,下面我们小编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美术艺考生在艺术统考之前,都会在很多的艺术辅导学校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来确
2023-03-19 09:48:39
2023-04-06 20:39:40
2023-08-08 09:06:02
2023-04-03 23:26:31
2023-03-24 04:19:28
2023-07-26 1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