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2 15:56:33 | 七七网
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
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
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
3.期中考试的“预演”。
离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还不足一个月时间,这次月考属于期中考试的一次“预演”。
4.考生在“无备考”的状态下参加考试。成绩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还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
“无备考”就是在准备不充分甚至无准备的情况下,拉过来就考。这样多数考生很难考出理想成绩,毕竟没有精心准备。其实整个高三,就是一个完成的备考过程,为高考做准备。这样,暴露问题是好事。
通过考试,暴露问题是好事,可是有些问题,确实属于棘手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如果通过考试,出现下列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考生和家长慎重对待了。
进入高三,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是正常现象,学生在备考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多于高一二。可是有的学生觉得身体吃不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只能不断的降低目标。效率不高,再不愿多努力,即便考试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被解决的可能性也会很小。
“考试分数上不去是什么原因?”
“基础差”
“基础差怎么办?”
“补,一直在补”
“可是一直在补,通过考试验证,没有效果啊,这是为什么?”
“那就不知道了”
这样,说明一直没有找到如何补基础的答案,现实中,随着时间推移,多数考生可能一直到高考也很难找到答案了。所以这个问题,依然很棘手。
有做不完的作业,很难抽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次月考足以暴露“学与考”是否统一的问题。
比如一个学生非常聪明,理科成绩特别好,文科成绩弱一些,特别是语文成绩更相对弱一些。究其因素,就应对新高考来讲,这个考生成熟度不高,总是沉浸在“自以为”的世界里,“同理心“较差。特别对语文学科来讲,考生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同理心必不可少,所谓同理心:有能力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例如考生要站在命题者角度、阅卷者角度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但是试想一下,命题、阅卷者高度怎样?一个不几近幼稚的考生怎么才能站在他们角度上思考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很棘手。
直接导致的结果——最终败在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会而不对上。
月考暴露出很多问题,他们无所谓,“反正不是大考”,大考暴露问题了,还是无所谓,“反正不是高考”,结果即便是高考暴露出问题,一样“高考反正决定不了人生”。如果,考生对考试缺乏敬畏心,特别是对高考缺乏敬畏心,无数案例证明,结果都很差。
所以,尽管这次月考不属于大考,考生依然要正确看待,至少不能缺乏敬畏心。
一次重要的考试,没有让自己醒悟,依然执迷不悟,不清楚应该守好哪些底线,更不清楚要面临怎样的竞争,自己处于的位次怎样,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这些都没有考虑,或者说,考试没有让自己有新的认知,这样的话,考试仅仅是形式。
在“立德树人“的年代,什么样的人,得什么样的分数。例如,作文,考生要想拿到45分以上的分数,应该具备怎样的资格?具备这些资格了,可能就容易得到理想的分数了,同时可以理解,这个资格,就是具备怎样的能力,自己是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思维和表达很重要。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只要影响考生进步的问题,就值得重视。七七网
考生没有考出理想成绩,不全是努力程度不够的问题,更多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因此,考生要想提升成绩,最需要改变的是思维。
确实部分考生自我调整能力很强,但是仅仅是少部分,多数考生陷入困境之后很难通过自我调整去改变状况。好比,并非所有被陷住的车都能依靠自身调整走上正轨,一方面要看陷入的程度,另一方面要看车自己的状况怎样。更多考生确实需要帮一把。
现实中,真正这样要求孩子的家长不多,努力,本身就是为了更好,所以家长也不必用这句话宽慰自己,与孩子一起进步,齐心协力找进步的方法。
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考前也有考前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有很多人都指望考前突击,竞争程度会这样,真正能有效的又有几个?所以,高三这一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你要想脱颖而出,需要考虑竞争优势,均分仅仅是一个指标而已。
对成绩不满意,需要找原因,找到原因后,需要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仅仅不满意,失去信心,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通过这次月考排名,家长根据学校以往的高考成绩,可以初步确定考生目前成绩所对应的大学。
分数不仅仅是标尺,更是起点,以后考试进步了,还是倒退了,都可以将这次成绩作为起点。
(1)知识掌握情况
(2)对题型的驾驭情况等等
(3)心态
(4)格局等
“在了解现状之前,几乎每个人都有更高的期待”,为此,面对考生成绩,觉得不算理想,是正常的心态。但是面对成绩,了解考生位次之后,家长们更应该冷静,一方面对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方面对新模式考试有了更进步一步认知,认清形势之后,就去尽力解决问题。
无论怎样,一次考试不能暴露考生全部问题,也很难通过一次考试,彻底解决他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可是,面对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一定要受到启发,否则考试就是形式而已。
高三这一学年要经历五次较为大型的考试,分别为首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下半学年的“两次模考”。准确认识每次考试的定位和作用,认真复习和备考,总结经验教训,稳扎稳打。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谱,不慌不忙;脚下有路,砥砺前行”。
高三首次月考一般会在开学第一个月(9月)进行,考查学生自暑假复习以来的掌握情况。首次月考涉及全部高考科目,难度适中,由学校高三年级统一命题和检测。该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基本能力的运用情况,还会加大识记部分的比重,如古诗文的默写等。这次月考重点在于唤醒学生的备考状态,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复习路径。特别是暑假过后,不少学生作息不规律,精力不集中,不能快速地进入高三的学习状态。
高三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学懂弄通知识点并会运用,加强对备考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高三期中考试通常会在月考之后的两个月内(11月)进行,由各区统一命题和考试,考试规模较大,试题难度有所提升。期中考试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查学习态度和备考方向,还有助于初步了解自己在本区高三生中的位置,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和备考进行方向性引领,包括复习重难点、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等。同时,也会暴露出学生潜藏的问题,如“不重视改错”等。
高三生要能够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近三年的区级期中考题,熟悉命题风格和命题方式,并结合自己的优势科目和薄弱科目及学习情况逐步积累备考方法和答题方法。
高三期末考试的时间在次年年初(1-2月),以各区命题为主,以多校联考为辅。期末考试考查范围更广,尽可能覆盖高中的知识体系和关键能力。其作用在于承接之前复习的效果检验,开启寒假和下一阶段的复习。
建议高三生可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行动计划,包括复习强化计划和想要达成的目标;可以在人民网等媒体上关注新闻时政等信息,包括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和重要讲话、国际国内各领域的大事,如2019年5月20日实行的新的国际单位制中对于质量的定义就在北京高考理科综合中有所体现;用思维导图绘制各学科知识网络体系,优化分析与概括的思维能力;在考试作答中按规范和美观的原则答题。期末考试结束后,可以试做其他区的试题,并对所做试题进行比较和分析,如不尽如人意,就要迎难而上。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通常在第二学期开学的一到两个月内(3-4月)进行。“一模”是各区、各校高度重视的一次大规模“沙场点兵”考试。“一模”试题会根据新出版的《考试说明》要求、近两年高考命题情况和学生备考情况进行命制,全面展开对学生知识与方法综合运用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高三生要牢牢抓住《考试说明》不放,大力开展大专题或大版块训练,如数学中的圆锥曲线专题、语文中的微写作版块等;重视审题训练,强化审题能力,明确试题指令;整理和优化储备的素材,特别是语文和英语中的作文素材要进行归类。学生要在“一模”结束后集中时间做重点区的模拟题,并参照《考试说明》进行命题点、命题方法和命题趋势的分析和比较。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会在“一模”结束后的一至两个月内(4-5月)进行。“二模”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考试,考查重点在于查漏补缺和熟能生巧,提升综合解题能力,特别是准确性和熟练度,同时还会对此前复习和考试的盲点区域进行覆盖性考查。
高三生每天落实复习计划和配套练习,每周落实“整套题”训练,在考试结束后要客观看待成绩,总结经验,进行针对性复习,同时要在最后一个月备考中回归课本。有的学校还会组织“三模”进行保温训练。
高三的大型考试整体上呈现梯度变化,其意图不在于为难学生,而是以此来调适学习进度和状态,检测复习情况,有序推进每一阶段的备考,更好地迎接6月的高考。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高三月考后多数考生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月考所处的“背景”1.“3+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试。2.高三第一轮复习处于重要阶段的一次重要检测。从进度上看,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从内容上看,目前已经复习完毕的,约占整个高考的四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考试梳理自己在备考中的得失。所以这次考试确实比较重要。3.期中考试的“预演”。
2023-03-19 09:48:39
2023-04-06 20:39:40
2023-04-03 23:26:31
2023-08-08 09:06:02
2023-03-24 04:19:28
2023-04-20 17: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