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勘探专业怎么样(吉林大学的)
当然好了,在中国大学里是排得上好的,第一名到不至于,看详细介绍:
吉林大学院系简介——地球探测科技与技术学院
1996年12月,长春
地质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1997年5 月由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
地球化学系和遥感地质教研室共同组建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简称 地探学院)。
测绘工程1999年并入学院。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与长春邮电学院五校合并,组成新的吉林大学。2001年12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更名为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仍简称地探学院)。
目前学院下设4个系:地球物理系、地球
化学系、测绘工程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理论实验室;3个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学信息系统研究所。
本科专业5个:
勘查技术与工程(含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两个方向)、
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
矿物资源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
物理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
信息工程、空间物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核技术与应用、
地质工程(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地学信息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1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是其中的二级学科)。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包含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等4个原独立学科专业。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点1987年成为首批确定的国家重点学科点; 2002年2月,以应用地球物理为核心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再次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点。
学院(含学科)现有教师84人,工程实验人员18人,党政管理人员19人。教师中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博士导师15人。目前学院在校生中本科生761,硕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92人。
尽管地探学院很年轻,但是地球物理系是原长春地质学院1952年创建时即成立的主要系之一。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别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学部委员(院士)顾功叙,著名物理学家、学部委员(院士)余瑞璜和著名地质学家、院士业治铮。这些科学大师为地球物理系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地球物理系为主的学院各专业(学科)先后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专科生1000余人,近1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包括10余名外国留学生。各层次毕业生由于基础理论扎实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岗位上成为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和各级领导人员。地球物理系 本科毕业生中有三位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各学科专业共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96项,科学大会奖6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36项、省部级三等奖151项。目前学院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数十项。
学院一直贯彻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应用、带动开发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通过在学科各领域纵向深入,以科研横向联合方式,实现学科间交叉渗透,建立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网格模式。努力使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成为继续向国家输送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成为地球探测科技产学研区域中心,承担国家基础科学与新技术开发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七七网
地质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地质大学 A+ 4
中南大学 A 7
西北大学 A
2
中国矿业大学 A 5
同济大学 A
3
成都理工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B+等(11个):中国石油大学、
河海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B等(10个):
合肥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三峡大学、
贵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长江大学
C等(8个):名单略
专业录取分数统计分析
本专业重点院校介绍
其他信息
本专业开通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资源与信息学院 -- 地质工程
河北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 地质工程
吉林大学 --建设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大庆石油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 地质工程
同济大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专业列表 -- 地质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
环境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福州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 地质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地质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列表 -- 地质工程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专业列表 -- 地质工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 地质工程
中南大学 --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学环境学院) -- 地质工程
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地质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地质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 地质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兰州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地质工程
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 -- 地质工程
西北大学 --地质系(含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地质工程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系 -- 地质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
安全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 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 -- 地质工程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统计学专业怎么样,这所大学的其他各方面情况怎么样,能详细说一下吗?
桂林理工大学坐落于世界风景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1956年,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了
桂林地质学校。学校原为国家部属院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广西共建。2009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目前学校有屏风、雁山、南宁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其中雁山新校区总规划面积为2700多亩,总建筑面积为95万平方米。学校现设17个二级学院,有59个本科专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在校研究生达1400多人,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桂工宿舍内部环境及震撼夜景(20张)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学校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MBA)、
旅游管理硕士(MTA)3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已经获得11个专业授权领域。6个学科列于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2010年,学校成功获得“推免”资格,成为广西第五所获得“推免”资格的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1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70多人,21名教授被国内重点院校聘为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家教指委委员6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八桂学者”4人。校园景色(20张)
学
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区优秀教学团队;4门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27门广西区本科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广西区精品专业、重点专业,16个广西区优质专业;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丰硕,科研实力日益增强。近年来,承担省级教育科研、教学改革项目近200项;主编、出版教材100多部,获国家级奖3本、省部级奖21本,9本教材评选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学校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获专利授权100余项;640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桂林理工大学校报》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广西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校园活动剪影(12张)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数学建模、化学化工、
英语大赛等竞赛中成绩卓著。2008年获得广西唯一的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续七届比赛总分名列广西高校第一,并连续被确定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唯一发起单位。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年均达90%以上,2009年学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
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36所著名高校签订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协议。由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设在本校的FGA考点的考试通过率连续5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被国际珠宝界传为佳话。留学生教育工作稳步开展,至2009年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00多人。
卓尔有大为,出海扬风帆。2009年,在桂林理工大学第一次党代会上,确定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大学的新的奋斗目标。正确的办学定位,无可替代的学科优势、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技术水平,使桂林理工大学在科教兴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征途上阔步走向明天的壮丽与辉煌。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目前广西本科高校排名第一)
基础地质学、测量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资源勘查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管理、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资源勘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目前广西区高校仅两个)
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研究中心
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
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实验室、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实验室、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室、应用电化学新技术实验室、信息与与制造实验室 、 广西空间信息测绘重点实验室、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广西重点学科(7门)
材料学、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
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测绘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管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广西区级教学团队(6个)
化学化工教学团队、测绘工程教学团队、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教学团队、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团队
广西精品课程(27门)
统计学、遥感地质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学、C语言程序设计、宝石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线性代数、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基础地质学、生态旅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电法勘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高分子物理、运筹学、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网络、道路工程、饭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