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学门类-纺织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授予学位:工学或艺术学学士。要求
美术成绩好。职业兴趣要求:现实型、艺术型。要求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
1.专业解析
服装,每个人都不陌生,每个人都要穿衣服。随着社会的发展,衣服已不只是防寒御冷的工具,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喜好选择各种样式的服装,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与之相匹配的特定样式的服装。
服装样式需要靠服装设计师来完成,要将服装设计师所画的设计图变成一件真正的衣服需要有人来加工。古代的服装主要依靠裁缝一针一线地缝制,耗时非常长,这样做出来的服装质量固然上乘,却无法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大批量需求。这就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服装设计与工程研究的范围比较广:第一,要研究服装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各组分的功用和特点;第二,要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设计出不同款式的服装;第三,要解决服装大批量生产的问题,其中还会涉及到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高效管理生产流水线,以及对所生产的服装质量进行监控和测试;第四,要研究服装的
市场营销问题。
2.主要课程
“服装结构与工艺”主要学习结构与工艺概述、量体方法、用料计算、服装面料的性能和用途、服装辅料和附件选配、缝纫基础、裁制前注意事项、整烫技巧等各种服装结构的详细介绍及加工的方法。“服装材料学”主要学习决定服装材料有关性能的纤维原料、纱线结构、织物结构、后整理的种类和特点、服装用织物的服用和成衣加工性能。“服装工艺学”主要学习各种代表性服装的款式变化,以及对服装基础工艺、部件工艺和成衣工艺所做的定性定量分析。“中外服装史”主要学习服装发展的基本状况、服装变迁的普遍规律,包括先秦社会至今各个朝代的服饰状况以及沿革演变的基本脉络,叙古代至现代西方服装的变迁过程。“服装设计”主要学习如何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掌握完成设计的全过程。“服装CAD”指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包括创作设计(款式、色彩、服饰配件等)、出样、放码、排料等。“服装工业制板”主要学习服装工业纸样构成技术规定、工业纸样设计的人体体型规律、服装工业纸样设计原理与方法、服装工业纸样设计的风格类型、男/女装工业纸样设计实例分析、排料与算料的原理和技巧。“服装工效学”主要学习环境物理量、人体测量学及人体尺寸测量、干热传递与热阻、服装的湿热传递、暖体假人和人工气候室、服装的舒适性及其评价方法等。“服装色彩”主要学习服装色彩的功能、服装配色的依据、服装配色的组织规律、服装色彩的意象、服装配色的技巧、服装色彩设计、服装色彩与流行色、服装企业工作实务等。“服装市场营销”主要学习服装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规律,并结合服装企业营销案例介绍了服装营销的目标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及实施方法。
3.相近专业
纺织工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4.代表院校
东华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德州学院、
南通大学、
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
西南大学、
扬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青岛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深圳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济南大学
5.考研导读
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服装设计与技术、服装人体科学研究、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服装研究、服装工程数字化研究、服装产业经济研究、服装营销管理、服装技术与消费科学。
服装设计与技术方向,主要研究根据人的不同体型以及不同身份特征、性格特点设计出适合特定人群的服装;服装人体科学研究方向,主要针对人体结构及各个结构部位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设计适合人体穿着的服装;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服装研究,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出更符合人体特点的舒适性较好的服装,此外,该方向还研究针对不同功用的服装的特定的设计思路;服装工程数字化研究方向和服装产业经济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如何提高服装生产的效率,将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数字化工程应用于服装生产,在保证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提高服装生产的科技化水平;服装营销管理,主要研究服装营销的整个流程,针对营销的各个环节分析认证,找到提高营销效果的办法;服装技术与消费科学方向,研究人的消费心理,为服装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6.职业发展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在服装生产与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单位,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
1.服装生产岗位。主要负责服装生产设备的操作,完成生产线上服装的生产流程。本科毕业生入厂初期可能会从事与工厂女工相同的工作,但这只是初期熟悉生产流程必经的过程,具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很快就能够走上生产管理的岗位。
2.服装研究岗位。主要对服装的结构、性能、服装的功用等进行研究,为服装设计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3.服装行业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对服装生产的质量监控,服装性能测试,以及服装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其中还涉及到服装生产防治污染的控制。
4.新闻出版机构。主要负责服装宣传、服装设计理念推广,最终起到促进销售的目的。与商场、店铺的前线销售人员不同,后台的宣传人员主要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人们选择服装样式提供参考和建议,以促进人们对服装的需求。
7.就业分析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区域较集中,这可能与南北方纺织业的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系。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纺织业发达的区域,服装生产的工厂较多,能够提供给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多,因而这些区域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0%;而在其他地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面相对较窄,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
除了就业地区比较集中以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大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高校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远远无法满足纺织服装企业的巨大人才需求,在实际创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更是距离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只能从事一些初级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经验积累才能够向上晋升。
8.专家点评
一般人容易混淆“服装设计”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两个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就业的方向是设计师、品牌策划师,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的方向则是实用技术岗位,从事制衣工作。不过不同高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有侧重服装设计的,有侧重服装生产工艺的,有侧重面料研究的。学习服装专业的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成为服装设计师,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看重天分与灵气的职业,专业背景能增加一些理论与技巧上面的优势,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是否对时尚有足够的敏感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服装的美观与舒适度。国内专门研究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校越来越多,不同高校的专业基础不同,办学水平及专业特色差别很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择老牌名校作为自己的报考目标。比如,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它是唯一的国家级服装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211”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学科,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综合实力国内领先。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设在服装-
艺术设计学院,侧重人体工学和服装性能的研究,对这一方向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多了解一些相关的资讯。

读大专学什么专业比较有前途?那些没有达到饱和又有哪些行业是新兴行业?
首先你要先树立精通一门技术的思想,越实用越好,也就越能赚钱,也就越有前途。如果一知半解、普普通通,你就再有前途的专业也枉然。
其次才是选新兴专业。这是保证你能快速就业,优先选到待遇好的公司或部门。
目前有七大新兴专业可供选择:七新兴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链接 我国每年发生的矿难中,70~80%都与瓦斯爆炸有关,瓦斯的学名就是煤层气,合理利用煤层气可以大大降低采煤死伤率。由此,加快开发利用煤层气,提高采煤安全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政府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专业1:煤及煤层气工程
开设院校:中国地质大学
能力展示:具有对煤及煤层气基本地质、矿产形成、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煤及煤层气资源研究的有关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掌握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工程与工艺技术;了解煤深加工工艺技术;掌握煤层瓦斯治理、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减灾的基本知识。
主要课程:煤及煤层气
地质学、煤与煤层气勘查、煤储层评价、煤层钻探与煤层气压裂增产、采气工程(含经济评价)、煤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瓦斯治理与煤矿安全、煤工艺废弃物资源化、煤和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等。
职业前景:在煤及煤层气及相关领域的生产部门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
- 新闻链接 《云南印象》大型生态舞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除正常的票房收入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产品、旅游等行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发掘中。这一系列的文化及产业的推广运作需要一大批懂经济、贸易、文化、传播、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运作的专门性人才。
专业2:
国际文化贸易
开设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
能力展示:掌握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通行的国际文化贸易规则、惯例以及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运行机制。
主要课程:文化概论、艺术概论、
经济学、国际
传播学、国际经济学、
会计学、
统计学、
财政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文化政策与法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文化贸易实务、
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
国际商务谈判等。
职业前景:在广播电视机构或其他文化机构、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管理、研究、发行和策划等方面工作。
- 新闻链接 食品是人类生长发育、从事活动的能量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一般是为人体提供热量和主要营养成分的主食食品,发展粮油食品工业对于农产品转化、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粮油加工工艺方面的人才。
专业3:
粮食工程
开设院校:
东北农业大学
能力展示:具有粮食安全生产、产品分析检验、粮食质量管理、粮食贮藏加工设计和参与粮油国际贸易等方面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
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化学、食品营养学、现代仪器分析、食品机械设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包装学、食品法规与条例、食品生产的HACCP与GMP、粮食加工基础、油脂工艺学、蛋白工艺学、淀粉化学工艺学、粮食分析与检验等。
职业前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机关、高新技术产业和与粮食有关的研发中心从事教学、科研、营销、研发、管理等。
- 新闻链接 我国目前
资产评估人才的匮乏不仅表现为专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同时现有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约27 800人,实际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不足15 000人。而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
专业4:资产评估
开设院校:
南京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学院
能力展示:掌握资产评估的基础知识,熟悉房地产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家在
资产评估与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并具备进一步自我学习的能力,达到资产评估师应具备的水平。
主要课程:经济应用数学、建筑工程基础及概预算、
机械工程设计与标准化、资产评估概论、房地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与企业资信等级评估等。
职业前景:从事企业及社会性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以及从事相应的资产评估与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
- 新闻链接 非织造工业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国内外公认的朝阳产业。目前,非织造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国防、环保、汽车、医药卫生、生活等诸多领域。我国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规模的无纺材料生产大国,急需掌握非织造技术的专门人才。
专业5: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开设院校: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能力展示:具有扎实纺织及材料科学方面基础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新材料迅速发展趋势,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
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及营销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非织造学、纺织材料学、非织造产品与应用、非织造工程设计、非织造产品质量与检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功能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料、非织造布后整理等。
职业前景:国内外纺织贸易、外资企业、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国有及私营企业、科研院所等。
- 新闻链接 随着近20年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电子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出现了新情况,现代
防雷技术已渗透到电力、通信、电子、计算机、土木建筑等各个行业,这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在国内还是空白,防雷专业人才奇缺。
专业6: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开设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能力展示: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信息系统和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有关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审核、施工、检测验收、防雷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雷电原理、雷达和卫星遥感技术、雷电监测与预警、建筑防雷、接地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防雷工程设计、防雷工程检测审核与验收、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等。
职业前景:到气象部门、防雷中心、科研院所、教育单位、电子和信息部门、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教学或
行政管理工作。
- 新闻链接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专业7: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开设院校:
重庆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能力展示:电工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建筑供配电、建筑电气设备等基本原理与应用;具有建筑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调试、安装专项能力等。
主要课程: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建筑制图与识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应用电机技术、电气CAD、
制冷与空调技术、楼宇给排水、楼宇综合
自动化、电梯技术等。
职业前景:主要面向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气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
七七网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就业前景一般都是在
国内外纺织贸易、外资企业、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国有及私营企业、科研院所等 。
有"非织造工程与技术"、和"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应用"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领域内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经营与贸易和质量检验等工作。
学习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纺织及材料科学方面基础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新材料迅速发展趋势,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及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