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大学的物理专业比较出名?
前三是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三所学校实力比较接近,各有所长) 要学较为热门的
材料物理(凝聚态物理),就去南大。想出国就去北大、科大。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物理系也比较强。
上述五所大学较为难考。在我们省(四川)考上物理专业难度是 北大>清华>复旦>中科大>南大。
如果不能去上述五所学校,还可以考虑:
四川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在重本中属于比较好考的。
再往下的学校建议不要考虑~~~~
据说前沿领域是 光学和凝聚态物理。
权威的答案就是 教育部学科排名(2007年)
10284 南京大学 1 95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92
10001 北京大学 3 91
10003 清华大学 4 88
10246 复旦大学 5 85
10335
浙江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7 81
10055 南开大学 8 79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9 76

全国大学物理学专业考研声誉好的院校有哪些?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附上院校专业排名
名次 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星级 学科专业层次 学校名称 2014综合排名 办学类型 办学层次
1 物理学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北京大学 1 中国研究型 中国顶尖大学
1 物理学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南京大学 8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 物理学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物理学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清华大学 2 中国研究型 中国顶尖大学
4 物理学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复旦大学 4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3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武汉大学 5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浙江大学 6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吉林大学 9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中山大学 1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 11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12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四川大学 13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南开大学 15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山东大学 16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中南大学 17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18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同济大学 22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24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 30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36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西北大学 37 区域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兰州大学 38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 70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山西大学 75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6 物理学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 7 中国研究型 中国顶尖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湖南大学 28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29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32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重庆大学 33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35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 39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 40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 44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南大学 50 区域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石油大学 54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 54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 61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 63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郑州大学 64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5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 71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上海大学 73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东华大学 82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辽宁大学 83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 85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新疆大学 86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河南大学 89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 91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93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内蒙古大学 95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湘潭大学 102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 109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扬州大学 111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 115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 120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北师范大学 129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 131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延边大学 134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 138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 139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北大学 146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河北师范大学 148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 159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宁波大学 161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兰州理工大学 163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 168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云南师范大学 174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杭州师范大学 176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 178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辽宁师范大学 187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 189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山西师范大学 197 专业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长江大学 199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重庆邮电大学 211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烟台大学 229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温州大学 248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重庆师范大学 253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三峡大学 253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沈阳师范大学 258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内蒙古科技大学 300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鲁东大学 300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华师范大学 309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吉林师范大学 313 应用型
28 物理学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渤海大学 357 应用型
参考:百度百科
七七网
河南有哪些211大学和985大学
河南省没有985大学,只有一个211大学,为郑州大学。
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
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
郑州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学校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7人,海外院士4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教授7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56人。
以上内容参考
郑州大学——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