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7 22:51:39 | 七七网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提醒您:
点击查看》》》 2015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告
以下为2013年该考试的相关信息,您可以作为参考:
了进一步加强省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改善人员结构,根据《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经省政府批准,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实施2013年省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招聘初级岗位工作人员915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和条件
(一)招聘对象
2013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往届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人员。具体招聘对象以招聘岗位要求为准。
(二)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七七网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3. 具有良好的品行;
4. 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执业(职业)资格、专业和技能条件;
5. 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适合岗位要求的学历条件;
6. 适应招聘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7.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8年6月14日至1995年6月14日期间出生)。招聘岗位有具体年龄要求的,以岗位要求为准;
8. 具备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9. 招聘岗位所需的具体资格条件按附表岗位要求为准,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依照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为准。
(三)不符合报名应聘条件的主要情形
1. 曾因受过刑事处罚,不宜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未解除行政处分的。
2. 因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中违规,在禁考期内的。
3. 在读的全日制非2013年应届毕业生。
4. 国家和我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规定的需要回避的人员。
5. 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本次招聘的基本条件和岗位资格条件要求的人员。
二、方法步骤
2013年陕西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按照发布招聘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公共科目考试、专业技能测试和面试)、体检、考察、确定拟聘人员、公示、签订聘用合同和办理聘用手续等程序实施。
(一)发布招聘公告
在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陕西人事考试网、中国西安人才网等网站上统一发布公告。对招聘岗位的资格条件等信息需要咨询时,请直接与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咨询电话可通过上述网站查询。
(二)报名与资格初审
本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和资格初审。不设现场报名。
1. 报名时间:6月14日0︰00—6月18日18︰00。
2. 报名网站:陕西人事考试网
3. 网上报名和资格初审:应聘人员直接登陆公布的报名网站,如实填写本人信息,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按本公告公布的资格条件在应聘人员提交报名信息后48小时内进行网上资格初审,审查通过后的信息不得变更。如应聘人员所填信息与本人真实信息不符,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负。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应聘资格。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招聘单位中的一个岗位进行报名,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网上报名具体操作办法按照网上公布的《2013年陕西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网上报名实施办法》进行。网上资格初审时间为6月14日8︰00—6月20日18︰00。
(三)网上缴费与报名确认
资格初审通过的应聘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报名网站,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时间为6月14日9︰00—6月21日18︰00。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的,视为自行放弃报名。网上缴费确认的应聘人员应及时打印报名表并妥善保管,以备资格复审等环节核对信息时用。
考试收费标准参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收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价费调发[2001]89号)批准的每人每科50元标准收取。公共科目考试费50元,由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在网上缴付。专业技能测试费50元,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向参加专业技能测试人选收取。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的应聘人员可申请免交考试费,具体确认办法按网上报名实施办法执行。
(四)下载打印准考证
7月1日9︰00-7月3日18︰00时,应聘人员从报名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是应聘人员参加考试、体检等程序的重要凭证,请予以妥善保存。打印过程中遇到问题,请与陕西省人事考试中心技术支持联系解决。
根据《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规定,应聘同一岗位的要形成竞争,招聘人数与应聘人数之比一般不能低于1:5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比例的,除急需紧缺专业外,原则上取消该岗位的招聘计划,由陕西省人事考试中心负责退还应聘人员报名费。
(五)考试
考试包括公共科目考试、专业技能测试和面试。
1. 公共科目考试:公共科目考试采取笔试的方式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实施。公共科目考试满分为100分。公共科目考试时间为:7月6日9时-11时(具体地点及时间安排,详见准考证)。应聘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地点按时参加考试。公共科目考试主要范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文史基础常识、公文与论文写作知识、自然科技常识、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概况、省情概况及时政等方面的内容。参考资料《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可在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载。
根据应聘人员公共科目考试成绩,按照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专业技能测试人选,末位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专业技能测试。
7月中旬,公布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及参加专业技能测试人选名单可登陆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陕西人事考试网查询。参加专业技能测试人选应及时与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咨询资格复审和专业技能测试等有关事宜。
2. 资格复审:专业技能测试前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进行现场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间、地点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通知参加专业技能测试人选。参加资格复审时,应届毕业生须持身份证、学生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岗位所需的相关证件;往届毕业生须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和岗位所需的相关证件(有工作单位的需出具单位同意报名应聘证明)在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地点统一接受资格复审,对于复审不合格的取消专业技能测试资格,并按照公共科目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递补。
3. 专业技能测试:专业技能测试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专业技能测试满分为100分。专业技能测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将在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陕西人事考试网、中国西安人才网上公布。
专业技能测试结束后,根据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占50%和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占50%加权确定的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人选。成绩计算公式为:公共科目考试成绩×50%+专业技能测试成绩×50%。
4. 面试:面试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面试满分为100分。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通知参加面试人选。招聘人数与应聘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聘人员面试成绩须达到60分以上方可确定为参加体检人选。
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按照公共科目考试、专业技能测试、面试成绩加权后计算确定。考试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为:考试总成绩=公共科目考试成绩×40%+专业技能测试成绩×30%+面试成绩×30%。计算成绩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考试总成绩出现并列时,按公共科目考试成绩确定排名顺序,公共科目成绩再出现并列时,按专业科目考试成绩确定排名顺序。
(六)体检
按照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选。体检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具体时间、地点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通知参加体检人选,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除行业有特殊要求外,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七)考察
考察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会同招聘单位负责组织对体检合格的人选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与招聘岗位相关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等,并再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复审。
对体检、考察不合格的,不得聘用。空缺的名额经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同意归口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参加专业技能测试人选名单、参加面试人选名单、面试成绩、参加体检和考察人选名单、拟聘用人员名单等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归口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在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公示,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在本部门网站予以公示。
(八)聘用
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根据考试、体检、考察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按归口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发布聘用人员名单,并核发统一印制的《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通知书》。新聘用人员凭招聘通知书,办理人事、工资、户籍迁移等有关手续,不再办理派遣、调动手续。新聘用人员享受本单位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同等待遇。招聘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与新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并协助办理有关手续,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办理。新聘用人员因个人原因产生的纠纷或其他与聘用无关的事项,由本人负责。新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限按《陕西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陕人发[2006]19号)规定执行。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三、纪律要求
为了维护2013年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秩序,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和考务机构,以及所有参与招聘工作的人员要高度重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肃纪律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确保公开招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凡有违反法律法规,弄虚作假、泄密等违反公开招聘工作纪律的人员,一经查实,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对于恶意注册报名,扰乱报名秩序或者伪造学历证明及其他有关证件的人员,一经查实即取消相关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应聘全省各级事业单位。对在招聘中弄虚作假、不符合应聘基本条件或岗位资格条件的人员,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终止相关资格或取消聘用,并作出相应处理。
重要提示
应聘人员网上报名时必须提交准确、畅通的联系电话,并关注招聘的相关公告以及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网站,以防止错过相关招聘时间安排和出现递补时无法联系。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跟往年比差不了多少。全国高考的难度都有普遍的提升,甲卷的作文上升到思辨类,出现了很多的题型变化,让考生措手不及,数学难度的普遍提高,国家在有意提升高考的选拔性,毕竟985的好院校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高考题简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处在向新高考转型的省份,必然在题型和难度上向新高考转变,过渡时期,并没有让高考变得简单,顺利的把
吉林高考2022年用的什么卷子啊?2023年吉林高考用全国卷乙卷。2023年吉林省高考使用的是“全国乙卷”考试。全国乙卷是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满分7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科。2023届吉林高考采取的是3+小综合的高考模式,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和外语3门科目;
吉林新高考用什么卷截止至2024年1月10日该地区高考用乙卷进行考试。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高考科目设置为“3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是考生必考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由考生根据本人情况选考其。河南2024年高考用什么试卷?2024年河南高考用全国乙卷
2023年吉林高考用什么卷2023年吉林高考用的是全国乙卷。高考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
浙江2024高考的各科目所需学习的书籍数量是?浙江2024高考的各科目所需学习的书籍数量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取决于学校和个人的选修科目。通常而言,高考涉及的主要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以下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语文:一般会有课本、课外阅读书籍、文言文古代文学作品等。数学:通常会有教材和习题集,以及一些参考书。英语:一般会有教材
2023高考吉林省考什么卷2023年吉林省高考使用的是“全国乙卷”考试。从2023年高考开始,在高考试卷上,吉林省数学不分文理,语数英试卷结构参考新高考全国卷,其他语种试卷结构与2022年高考一致。吉林高考近年来一直使用的是全国卷乙卷,到2023年吉林的高考依然是老高考。目前,全国实行的有新高考、老高考两种模式(除了几个省区单独命题),对应的有全国I卷Ⅱ卷,全国甲卷乙卷,
吉林省2023高考考什么卷2023年吉林省高考使用的是“全国乙卷”考试。当准备全国乙卷高考时,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备考方法和建议:一、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1、确定备考时间:计算距离考试的时间,并根据科目的复习难度和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备考时间。2、分解学习目标:将备考时间划分为小目标,每天或每周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帮助进度可控和监督自己的进度。二
2022高考各省使用什么试卷2022年各地高考试卷实用情况预测:全国甲卷: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全国乙卷: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全国新高考Ⅰ卷适用地区 :山东省、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统一卷,其他自主命题。全国新高考Ⅱ卷适用地区 :辽宁、重庆、海南。语数外统一卷,其他自主命题。
2023-06-26 21:58:17
2023-08-09 00:31:58
2023-06-26 04:14:03
2023-06-18 11:55:08
2023-06-01 16:47:11
2023-06-29 11: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