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科学是干什么的?适合女生学吗?好不好就业?专业大学排名?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仅要看所选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就业前景好不好之外,其中女孩子还要看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未来就业时是否占据优势。那么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海洋科学这个专业适合女生学吗?是干什么的?好不好就业?以及海洋科学专业大学排名情况。首先,海洋科学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因此,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能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研发工作,具有国际视野以及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科技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海洋学、海洋调查、物理海洋学、卫星海洋学、海洋要素计算、
大气科学概论、动力气象等。那么海洋科学专业适合女生学吗?首先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在前文关于该专业的主要课程中是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可以说是一个理工类专业,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的话,学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该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更偏向于理工科性质的,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数学及物理基础。那么它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呢?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可从事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海洋事务管理、海洋新技术、海洋科研部门、环保部门的科研工作;化工、石油、地质、水产、交通部门的
化学实验及化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亦或从事普通生物学、普通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有关的科技情报工作;可从事海洋农牧化和水产增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研究工作;可从事盐田、盐湖综合利用和盐田生物学工作;亦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就业范畴还是很广的。最后我们就来看一下海洋科学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

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大气物理的进来,谢谢!!!!!!!!!!!!! 答好有加分
你说的‘被分到大气物理’是指大气物理院还是大气科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方向)呢?如果是院,那到底是那个专业【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方向)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啊?
一、两专业对比
大气科学: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
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气
物理学院:设有大气物理系、大气探测系、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系、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方向)、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和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气象、环境、资源、海洋、防灾减灾、部队、民航等部门从事科研、业务、教学或
行政管理工作。
总体而言,大气科学学习的较为广泛,相当于基地班,大气物理更精专,方向更明确。
二、转专业
大一结束转专业很普遍。要求在原专业排名很靠前才可以申请转专业,好像是前5%,还是有不小希望的。
转专业后,两专业重复课程不必再修,缺少的课程利用课余时间随大一补修,多修的记为超修学分。
三、跨专业考研
可以考气象研究生。这就需要自学气科的专业课如天气动力学。
四、就业
就业来说气科的面更广泛,大物更精专,各有春秋。
五、校方重视
学校对四大气象专业都很重视,可能气科更受承认一些。大物院和气科院的教授经常跨院给学生授课,两院的师资都很好。
!!六、几点忠告!!
气象领域是一个高知领域,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可能受影响。现在招聘会上市局都只要研究生以上,不是博士想进省局发展困难很大。
招收气象学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限,随着大学扩招大气科学的本科生人数众多,因而学大气科学要做好承受巨大压力的准备。
大物院的专业例如防雷前景很好,转专业要仔细考虑。
在大气科学专业女生较多的情况下。要恭喜你,作为男生,找工作时同等条件下更占优势 :)
【附】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培养计划
1.公共基础课程
形势与政策
军事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
体育
计算机基础Ⅰ
大气科学概论Ⅰ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
英语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通修课
大学语文
2. 学科基础课程
大气探测学Ⅰ
'大气物理学Ⅰ
大气化学基础
数理方程
流体力学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Ⅱ
计算方法
热力学
3. 专业主干课程
动力气象学Ⅰ
边界层气象学
空气污染气象学
云降水物理学
卫星气象学II
雷达气象学Ⅲ
天气学原理
天气学分析Ⅰ(1)
天气学分析Ⅰ(2)
4. 专业方向课程Ⅰ
中国天气Ⅱ
天气学诊断分析
气象统计方法Ⅰ
中尺度天气学
数值天气预报
5. 专业方向课程Ⅱ
云动力学与数值模拟
中小尺度气象学
空气污染预报
大气气溶胶
大气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
无机与分析化学III
(以上两方向中任选15学分)
6. 专业任选课程(选17学分)
人工影响天气
云降水物理实验
专业英语
理论力学
大气科学进展讲座
气象图形图像软件
中尺度气象模拟
现代气候学基础Ⅱ
气象仪器分析
实验数据分析
气象卫星资料的多学科应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Ⅱ
分析化学实验Ⅱ
现代
防雷技术
雷电原理
电路分析基础Ⅱ
模拟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线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Ⅱ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
数学建模
数学拓展课程
外语基础拓展课程
外语国际拓展课程
技能训练拓展课程
7.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必修25学分
入学教育
毕业鉴定
生产实习
暑期社会实践
军训
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
大气探测实习
天气预报综合实习
2.。至少选修 5 学分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探测
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
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实习
认识实习
【附】大气科学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地理、生物、地质的基础知识;
2、系统地掌握大气科学,特别是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天气预报的经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所了解;
4、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接受过一定的大气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学分结构
表1. 课程体系学分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75
41.67%
通修课程
选修
6
3.33%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15
8.33%
专业主干课程
必修
22
12.22%
专业方向课程
选修
12
6.67%
专业选修课程
选修
20
11.11%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25
13.89%
选修
5
2.78%
合计
180
100%
四、学科基础课程
大气物理学Ⅱ、大气探测学Ⅱ、流体力学I、现代气候学基础I、应用气象学Ⅱ、热力学。
五、专业主干课程
天气学原理、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Ⅰ(1)、天气学分析Ⅰ(2)、动力气象学Ⅰ、中国天气Ⅰ、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基础。
六、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Ⅰ:
高等动力气象学、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热带天气动力学、物理海洋学基础、全球变化、数理方程II。
专业方向课程II: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现代防雷技术基础、大气综合观测及实习、雷达气象学Ⅱ、卫星气象学Ⅱ。
七、核心课程
《大气科学概论Ⅰ》、《计算机基础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1)》、《高等数学Ⅰ(2)》、《大学物理(1)》、《大学物理(2)》、《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大气物理学Ⅱ》、《流体力学Ⅰ 》、《应用气象学Ⅱ》、《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分析Ⅰ(1)》、《天气学分析Ⅰ(2)》、《动力气象学Ⅰ》、 《中国天气Ⅰ》、《数值天气预报》。
八、限选课程
无
九、气象特色课程(除大气科学概论以外)
十、修业年限: 四年
十一、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PS随着经济发展,气象相关类专业的形势会越来越好,大物院的精专方向专业也许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所以最后恭喜你考上重点本科的优势专业!!!!

物理海洋专业好考吗?
200302025 安翠萍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回生源地 山东省青岛市人事局 200302024 李志刚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升学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2021 刘雪锋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派出 青岛兴邦人才派遣有限公司 200302026 马广文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派出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 200302022 满静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派出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200302023 孙兆滨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派出 青岛市人才市场海洋大学分市场 200302028 王铁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派出 天津市气候服务中心 200302040 杨倩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升学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2020 于振涛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派出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2027 张慧 硕士生毕业 物理海洋学 信息 回生源地 上海市毕分办
七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