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19:30:25 | 七七网
2.武汉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作为全国高校前5的存在,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是南大三大A+学科里面的一个,实力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武汉大学是湖北省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实力极为强劲,虽然该专业和南京大学同属A+,但是整体水平得分比南大还要高几分。
中国人民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整体虽然比前两所稍逊一筹(A-级别),但是同样不俗,下属的二级学科“档案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比起武大、南大实力还要强,拥有国内最优质的档案学教育和科研资源。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源于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8月17日,改校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文献分类检索是按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资料。因为题目选定后即可按已确定文献查找的学科范围进行, 通过期刊论文题名, 最容易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分类检索的范围确定后, 第二步要选择所使用的检索工具, 即图书目录、索引、文摘等。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硕士)图书情报是管理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
考这个专业的同学比较少,经验帖也很少,之前我一直是看论坛里班同学的“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考研复习经验分享”过来的,虽然我后来考的是专硕,不是学术型,但班同学的帖子给我了很大的鼓励,也是我当时在备考过程中所看到的唯一的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的经验帖,所以,当我自己也考上了,我也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写写这个小众专业的考研经验,也希望以后考上的学弟学妹们能够继续写下去。
背景:跨专业、跨学校,已经工作过几年,2011年在职考研,2012年9月辞职考研。
我在2011年考学术型硕士,图书馆专业,边上班边复习,又是跨专业考,政治英语过线,但专业课没考好,没考上。2012年考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考上了。所以无论是对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都有研究过,算是有一定的了解。
2011年已经开了专业硕士了,为什么没考呢?当时考虑有三:一是觉得学术型没考上,还可以调剂去华师或专硕,但专硕要是没有考上,就彻底没戏了;二是觉得新开的专业,怕以后就业招人的时候人家会先考虑学术型硕士,再考虑专硕;三是我当时已经开始备考学术型硕士,专硕考的科目跟学术的不一样,2011年的专硕考四门,政治,英语,联考,专业课,比学术要多准备联考,专业课指定的书也不一样,要重新看,所以到9月时候我还是报了学术型硕士。
2012年为什么考专业硕士,针对之前的三点考虑:一、经过2011,大家对专硕的认识加深,国家也大力推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考专硕的人很多,学术型没考上的不会再调剂到专硕了;二、国家力挺专硕,以后就业应该不成问题,并且我自己也看到一些大学图书馆的招聘广告,只要求“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就行了,不要求学术型还是专硕;三、2012年专硕改革,只考两门,英语二和联考,考试难度降低了,同时中大的学术型很大一部分名额都给了推免的,要考学术型,除非是有考进前五名的自信,否则还是专硕吧。
七七网
复习用书:
英语二:单词:新东方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其余是蒋军虎系列(长难句,历年真题)。我英语还好,在觉得自己英语考能过线的情况下,时间用得很少,基本上就是背单词和做真题,长难句只大概看了看,那本书四分之一都没有看完。英语不太好的同学们就要加强阅读了,除英语二的历年真题外,最重要的参考资料莫过于英语一近十年的真题,其次才是其他的参考书。
管理类联考:数学,逻辑,作文都是用的太奇系列,机工版的是老牌子,但感觉没有太奇讲得细,机工版就是在图书馆看了看,没有买(全套买比较贵),大纲解析也买了,但后来没有时间看了,就看了每章前面的基础部分。我数学从小就不好,偏偏联考数学就是考小学、初中、高中的混合,我算是服了,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所以就很痛苦地开始复习数学,每天的复习时间一半以上都是在看数学,其余的时间平均分配给逻辑和英语,作文是到11月才开始看的。
初试复习时间:
9月1日到1月6日,4个月多点,每天早上9:00-12:00;下午3:00-6:00;晚上7:30-10:30,每天9小时,节假日不休。最开始是每天在图书馆坐十多个小时,中午不午休,后来发现效果不好,我老要打瞌睡,看书老走神,就慢慢调成了这个固定时间;并且我还有一个小笔记本,记下来认真看书的时间,每周平均一次,去掉打电话、手机上网和看其他书的时间,发现每天的平均看书时间也就5个多小时而已,看来时间可以不多,但要真正看进去。
关于辅导班:
这次管理类联考的改革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市场上MBA的辅导班已经很成熟了,对管理类联考也研究得很透彻,如果有钱的话可以去报个班,对联考会有一定的帮助。不好的就是因为辅导班都是针对MBA的,学费不是一般的贵,如果实在要报,我建议是报11月开始的模考班,但前提是之前自己复习过了(数学书至少过了两遍,逻辑过一遍,作文过一遍),要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全靠辅导班的话,光参加个模考班纯粹就是浪费钱。特别有钱的可以参加全程班,一万多块,人家是从2月英语单词就开始上了,一般有钱可以参加大概7月开始的系统班,钱少点的可以参加11月模考班。像我这种缺钱的,就老老实实看书吧。所以我到9月份才从零开始准备联考的时候,听到人家辅导班前面词汇班,基础班,系统班都讲完了,马上要进入模考班的时候,惊出了一身冷汗,才知道自己确实准备得晚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早点准备就早点准备吧,像我那样9月份从零开始,事实证明也是可以考上的,只是会比较痛苦而已。
为什么这么痛苦呢?一方面是吓得要死,心理压力非常大,觉得自己复习晚了,应该是抓紧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去看书,争取迎头赶上;另一方面,自己静不下心来看书,一天也看不了十几个小时,看书看不进去,越看不进去书就越内疚。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真是无比痛苦。
习惯的力量是很可怕的,我一直以为自己9月份就能坐下来踏踏实实地看书,但确实是需要时间调整,需要时间从身体上,心理上来适应新的变化,所以建议大家给自己预留多点时间。因人而异,到真正进入状态前最好是安排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调整期。
考试技巧:
考试技巧一定要重视,很重要,我就是重视不足,吃了亏。
好几年没考试(2011考得不好,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我的印象中,以前考试都是会先发机读卡,答题卡,填好名字,涂好卡再打开试题,这次考试却是先发给一个信封,打铃了再拆,再填卡涂卡,联考本来时间就不够,还在这上面废了我6分钟,我完全没有想到。以后大家在模考的时候,一定不要仅按3小时来算时间,应该按2小时50分算。
联考一定要合理分配数学,逻辑,作文的时间,要留够时间写作文,我在逻辑上花的时间多了些,导致大作文没写完,还好数学、逻辑和小作文都做得不错,不然就彻底完蛋了,大作文没写完让我至少没了十多分吧。
英语的完形填空性价比最低,留到最后做,到最后我时间不够了,后面几题全选的C。
复试复习:
虽然初试只考两门,但复试是要考政治和专业课的,建议大家有时间就从十月份开始看专业课,复试笔试的书就一本指定的,面试的书我看的是学术型硕士指定的那五本中的三本,因为我觉得是“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所以在看的时候可以去掉了《档案学概论》和《档案管理学》这两本书。
政治我是在2011年看过大纲解析,复试的时候就再重点复习了下时事政治和近两年真题中的问答题和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中的问答题,不过复试的时候抽的问题都是跟目前社会问题比较相关的,所以感觉之前那些复习好像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最多就是让你在面试的时候可以有多点相关内容展开发挥而已。
我初试下来作文没写完很郁闷,加上回老家过春节,自己准备复试时间是成绩出来以后才开始的,只有1个月(没吸取教训哪!),时间很紧张,这1个月可谓是度日如年,压力比初试的时候还要大,因为老想着连初试都过了,复试千万不能被刷,白天就狂看专业课和政治,晚上就躺在床上很难入睡,所以大家还是不要步我后尘,早点准备早安心。复试也没有想像的那么难,是我自己觉得准备不充分太紧张了。
2012考研时间进度表:
1月7日初试:上午8:30-11:3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2:00-5:00 英语二;
2月28日 出初试成绩及排名;
3月13日 出复试分数线;
3月21日 复试办法出台;
3月22日 在中大网上可查到自己的复试通知;
3月31日 复试:上午9:30-11:30笔试专业课,11:30-12:00笔试英语,下午13:30-18:30面试(每人10分钟);
4月1日出拟录取名单;
4月10日前体检;
5月10日前寄现实表现复审表和档案至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心理调整:
考研期间的心理调整是非常重要的,我的自制力其实并不是非常好,所以我自己特别注重这方面的调整,我是在图书馆复习的,每当自己看不下去书的时候,我就去找励志的书来翻,我基本上翻完了考研真相啊,考研胜道啊之类的所有与“考研”两个字沾边的励志书,还翻俞敏洪传奇,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我的美利坚本科岁月,等等,到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去年12月的时候我还看了力克.胡哲的视频,我记得那天晚自习感动得边看边哭,一直哭了2个小时直到图书馆闭馆,不过没想到第二天看书的时候眼睛有点痛... 有空也上网翻考研经验贴,存在手机记事本里,坚持不下去了就看一下,我在图书馆孤单地看着书,没有研友,但正是这些励志的故事,给了我力量,让我一直向前。
写在最后:
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耐心,坚持就是胜利!我是跨专业,跨学校,工作后又辞职再考,复习时间晚,复习时间短,一样能考上。只是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越早复习越安心,心理压力没有这么大,心情也会比较平和,还是希望大家早作准备,祝大家都如愿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怎么样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设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硕士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相结合的一个研究生阶段培养的专业硕士学位,英文名字“MasterofLibraryandInformationStudies”,简称MLIS。从就业
图书情报专业大学排名2022-2023年考研选择学校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研学校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27所开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的大学参与了评估,其中排名前2的大学是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名单如下: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全国图书情报研究生专业学校排名全国共有29所招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下面是图书情报硕士院校排名。1武汉大学2南京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北京大学5华中师范大学6中山大学7南开大学8吉林大学9华东师范大学10上海大学11四川大学12北京师范大学13复旦大学14南京农业大学15郑州大学16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山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有哪些1、中山大学的强项专业,就是下面这些:哲学工商管理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2、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三轮全国高等院校学科评估中,按学科水平计算,中山大学有16个学科进入前5,32个学科进入前10。参评学科分数及排名如下:生态学工商管理哲学临床
2020年图书情报专硕考研院校排名1、武汉大学:得分100.000,星级5★2、南京大学:得分89.053,星级5★3、中国人民大学:得分81.442,星级5★4、北京大学:得分77.774,星级5★-5、中山大学:得分75.670,星级5★-6、南开大学:得分75.050,星级4★7、吉林大学:得分63.213,星级4★8、华中师
哪些大学设有情报学考研专业四川大学情报学、福州大学情报学、天津大学情报学。1、四川大学情报学四川大学情报学硕士点的前身为1990-1998年招收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和图书情报现代技术专业。2004年,正式招收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硕士点治学谨严,致力于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开发利用等方面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工作。2、福州大学情报学福州大学情报学为国家"211工
管理学院排名其他信息:管理学院的专业一般分为九大类,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具体内容如下: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保密管理、邮政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审计、计算金融、应急管理。2、工商
金融专业大学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2、北京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3、武汉
2023-09-19 19:43:37
2023-04-29 23:50:37
2023-08-30 20:26:03
2023-04-07 14:12:13
2023-07-15 04:49:39
2023-04-28 04:51:32